浅谈环保新闻采写及尺度把握□ 唐毓克

河池日报 2018-08-10 09:46 大字

环保类题材新闻始终与民生息息相关,被大众所关注。但是,环保新闻有时又是比较敏感,一些主管部门很不情愿面对媒体采访,即便接受采访,也是三言两语就打发记者走人。为此,记者采写环保新闻时就要把握好尺度,在真实性的基础上尽量规避风险,以免出现“秋后算账”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一、环保新闻已成为新闻传媒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环保新闻已成为新闻传媒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每天几乎都有关于环保的报道,正如中国环境报社副社长、副总编李瑞农所说,“从目前主要媒体来看,不论是报纸,还是电台、电视台,没有环境保护方面的栏目、专题或版面可以说是难以想象的。”

《河池日报》对环保新闻几乎不惜版面进行全方位报道。如今年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广西期间,从6月9日至7月20日,《河池日报》一版共发稿45篇,用了约20个版面刊登《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和边督边改公开情况一览表》,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把河池市“边督边改”情况进行公示,给群众监督。

2008年8月广西维尼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机车间由于乙炔气体泄漏发生爆炸事故及2012年1月龙江河突发环境事件,《河池日报》及时刊登自治区领导的指示精神,并派出记者到现场采写公安、消防救援情况,及时报道相关部门人员在龙江河各个河段监测水质等,河池日报社旗下的《河池网》也进行了滚动报道。

二、环保新闻与民生息息相关

与民生相关的环保问题可谓无时不在,无时不有。例如,中央第五环境保护督察组6月7日进驻广西开展“回头看”工作一个月,督察组先后向河池交办34批群众举报问题共144件,群众反映问题涉及污染类型有水污染、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生态问题等方面,可见环境问题依然是人民群众时刻关切的主要问题。

短短一个月时间,就有这么多的群众举报关于环保问题,细看这些问题,可谓包罗万象,严重的有水质下降,如龙滩库区;小的问题如烧烤摊油烟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而这些问题,在一些部门看来好像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在群众心里却事关现实生活。因为,有些问题《河池日报》曾多次披露,但还是解决不了,比如,金城江城区白马步行街噪声污染问题,《河池日报》年年报道,但就是整治不了,如果没有中央督察组进驻广西,估计市民还被高音喇叭“狂轰滥炸”。

近10年来,笔者采写的环保题材无非也是上述群众举报反映的水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初步统计,这类题材每年发稿不低于20篇,也曾有多篇新闻作品获广西新闻奖,如《300师生10年“捂鼻子”上课》《淀粉厂排泄污水,河里网箱鱼遭殃》等。

三、采写环保新闻要把握好细节

环保新闻具有敏感性,尤其环保事件,采访时要多问多看,深入细致,并把握好各个细节,否则就会出现细节与事实不符,真假难辨。

这里提到“细致”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很难。因为记者采访某一个新闻事件,必须采访很多的当事人,但有时找不到采访对象,再加上赶着发稿,就把头脑中的“理所当然”变成了文章中的细节,由于不是记者亲身体验,难免造成部分内容脱离事实。

为准确把握各个细节的真实,笔者认为首先要去事件现场采访,并把看到的和采访到的记下来,然后再到主管部门求证。笔者采写通讯《300师生10年“捂鼻子”上课》时,前后3次到现场观察臭味从何而来。前两次过去因囤积猪牛皮的房屋不开门,无法确定老师们反映的情况是否真实,第3次去时,发现有人打开房门,并看到了有人在天井处理猪皮,随后笔者将情况反馈给金城江区环保分局,执法人员随后责令业主搬迁经营。

其次,细节与事实出现相互脱离时,宁可不让稿子见报。笔者曾采写多条环保新闻,因为当事人不接受采访,叫笔者去现场自己核实,对所谓的新闻事实用“好像”“大概”等字眼,对这样的新闻题材,坚决不去触碰。

第三要尊重事实,坚持用事实说话的原则。党的新闻工作的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说真话,以高度的新闻职业道德约束自己,恪守新闻职业道德。一个富有责任心的记者,绝不会把一些有可能是谣言的东西传播给群众,追求真正的客观报道,这是新闻工作者永远不能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决不能乱用手中的权力。

总之,现在的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做好环保新闻,是我们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者单位:河池日报社)

新闻推荐

“稳”字当头 “好”字当先 ——全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黄开均 实习生 覃佳慧

经济曲线持续上扬,工业增量势头强劲,脱贫攻坚稳步推进,县域经济多点开花,发展后劲坚定有力,勾画出河池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

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河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