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人大战,如此砸钱不可取□ 罗力玮

河池日报 2018-06-04 08:36 大字

这段时间,高校毕业生陆续离校,毕业季就快结束了。如果说这个毕业季有什么东西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话,恐怕非诸多二三线城市间的“抢人大战”莫属了。合肥对新落户的本硕博在肥首次购房分别给予3万元到10万元补贴,给予毕业生1万元到10万元不等的创业项目资助;武汉建设、筹集毕业生保障性住房,对高校毕业生租房、购房给予八折优惠;还有地方计划为落户的本科生、硕士、博士每月提供500元、1000元、1500元的生活补贴,期限三年……全国上下,爱“才”心切之地所在多有,仿佛让人依稀看到了古时“战国四公子”竭力罗致人才的盛况。

各地“争抢”大学毕业生,不惜重金,这样的景象值得深思。丘吉尔说过,对一个国家而言,再没有比为婴儿提供牛奶更明智的投资了。各个二三线城市为抢毕业生而砸钱,背后应该也有类似的考虑:大学毕业生如果在当地就业,甚至在当地有所成就,便会为当地创造价值和财富,增加税收,提升经济的活力,补贴这笔钱应该不亏。

然而,这些补贴说到底不是也不可能成为让毕业生“只踏一只船”的“卖身契”,如果有毕业生在本地领了补贴然后在外地谋得高就,这笔账该怎么算?更重要的还在于,即便是每月五百一千的生活补贴,数额也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当地居民的低保标准,动辄数万的购房补贴、创业补贴则足够一个低保户生活好几年,或者让低保户多些钱,买肉买奶粉,生活好上许多。财政拨出这样一笔钱,是发给找工作、甚至已工作的本硕博合理,还是补贴低保户合理?对这个问题,一味打经济算盘得到的答案恐怕很难说是最优解,至少在伦理层面不是。毕竟,本科录取率依然有限,完成高等教育就意味着已经通过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层层淘汰,国家社会为此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学士袍们即便难称“精英”也堪称“强者”了,遑论硕士、博士,再给这些“强势群体”发补贴恐怕有失公平,因此也就难称人性。

记得在一部前苏联电影中,经历着艰难“莫漂”生涯的女主人公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我来莫斯科,因为好男人都在莫斯科”。与之相类似,孔雀东南飞、涌入大城市、逃离北上广之后又逃回北上广,人才流动的现象一定有其原因和驱动力。要在人才争夺中因势利导,把握主动,就必须对这些决定因素有清晰的认知。

较为明显的一点就是,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大城市有着全国顶尖的人均GDP,劳动生产率较高,在那里人们可以更有效率地创造财富,进而为自己获取更高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同理,一些行业能从科技发展或社会进步中获益,持续提高其劳动生产率,这便是“朝阳产业”,人才也会向这些产业聚集。

“北上广深”相较于其他地方还有着一些优势,例如法治化水平更高的地方政府,更好的公共服务,更透明更公正的竞争环境等等。这些优势不能用货币来衡量,对刚毕业或在创业的大学生却无疑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在很多时候甚至是决定性的。

相反,某些地方为“抢人”开誓师大会,“说一不二”地实施向大学毕业生发补贴这种不无争议的政策,这不免让人犯嘀咕——当地政府的权力是不是正确行使了?是否受到了有效的监督?是不是有公职人员“脸好看,事难办”,或者吃拿卡要?是不是盛行裙带之风?这些问号基本可以描述一个地方的社会治理水平和就业创业环境,倘若社会治理水平较低,公共服务不到位,就业创业环境不理想,几千块的生活补贴又能敲开多少扇后门呢?

河池并没有出台如此“招摇”的补贴政策来“抢人”,但没有加入战团并不意味着“抢人大战”与河池无关,更不意味着河池可以对“抢人大战”漠然无应。在许多领域,河池也不同程度地遭遇了人才瓶颈。而河池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一段时期内仍然难以逆转人均GDP、劳动生产率上相对发达地区的劣势,河池注定需要在其他方面付出更多努力:大力推动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发展,理顺、摆正政府角色,推进政府的法治化建设,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构建良好营商创业就业环境,营造尊重知识、尊重技能、尊重人才的氛围,推动人才培养、生成。只有这样,河池才有可能在人才的竞争、发展的竞争中不落下风。

新闻推荐

女子雨中驾车抢道 还阻碍民警执法 被行政拘留10日

近日,河池市金城江城区因暴雨天气出现道路交通拥堵,一名女子驾驶一辆越野车强行抢道、插队、冲卡,阻碍现场警察依法执行...

河池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河池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