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性命相托 分秒必争 市人民医院举行处置重大车祸应急演练

河池日报 2017-09-26 18:23 大字

 

本报讯 120急救平台传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您好,我是河池市人民医院急诊科,请讲。”“这里有两辆汽车相撞发生事故了,有很多人受伤……”日前,河池市人民医院交通事故医疗救援应急演练正式拉开序幕。

演练设定金城江水任路段有一中巴车与一货车相碰发生翻车的交通事故,经初步检查发现,有10人受伤,死亡1人,1人危重伤,2人重伤,6人轻伤。首先到达现场的急救人员对现场重伤员就地进行了心肺复苏紧急抢救,给予基础生命支持。同时,另外两组增援急救车也赶到现场,及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接受救治。

笔者在演练现场看到,急救人员在各类伤员的手腕或脚踝部位系上不同颜色的牌子,利用简明检伤法对伤员行动能力、呼吸、循环、意识等4个方面进行评估,快速将现场伤员进行分类。分别用红色标识代表重伤员、黄色标识代表中度伤员、绿色代表轻度伤员、黑色标识代表已死亡或无救治希望的伤员。急救人员按伤员伤情配置伤情分类卡,扣系在伤员和死亡人员的手腕、脚踝等明显部位。检伤分类是目前国际通用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受伤人群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对整体救治的合理安排有着重要意义。历时60分钟,整个演练过程中,各组人员行动迅速,配合紧密有序,有条不紊。

据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林峰介绍,大型交通事故车辆因为急骤停车、翻车等原因造成巨大的能量释放,引起机体的损伤,这些损伤的特点主要以颅脑外伤、胸腹部损伤、椎体骨折、长骨骨折及一些组织挫伤等为多见,所以受伤后的一小时亦称为黄金一小时,而把受伤后的10分钟称之为白金10分钟。伤者在白金10分钟、黄金一小时内如果能够得到及时救治,会大大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减少伤亡的发生。现场急救的目的是尽最大可能抢救伤员,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院前急救的现场救治就是通过心肺复苏,紧急气道管理、止血、包扎、固定和安全搬动等现场急救技术来维持伤员生命体征的稳定,减轻伤痛、避免二次损伤,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赢得救治时间。

此次演练的目的,是检验该院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救援的快速反应、应急指挥和组织协调、现场紧急救治、院内快速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该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援水平,不断完善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下图为应急演练现场。

曾得科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女童上街找妈妈走失所幸遇见民警帮送回

本报讯(记者王齐斌)一名七八岁的小女孩因为出门寻找外出的妈妈,不幸走失,找不到回家的路,所幸遇见在外巡逻的民警,将其安全送回了家。9月23日上午11时,池州市公安局贵池分局唐田派出所民警在唐田镇居委...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