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不仅仅是浪漫米末
七夕临近,街上的玫瑰花多了起来,酒店里的婚宴热了起来。连微信朋友圈里都在晒各种温情的照片。
当我们尽情享受这个古老而传统的节日时,别忘记了“七夕”原本的文化内涵。《西京杂记》有言:“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古时候,江南的刺绣女会在这个节日到来之际,将绣花针放到一碗水面上,借助水的浮力将针托起,月光照射下,波光潋滟,传说谁的波纹最复杂,就能绣出最好的作品。有时针上穿有红丝,便是向七仙女“乞巧””。 据说,在这个比西方的情人节更具文化内涵的节日里,港澳地区的人们会写下愿望和诗歌,悬于院内的小竹子上,姑娘们会把瓜果放在桌子上,磕头祈求女红更精湛。而我们河池,许多农村过“七夕”节时也保留着“乞巧”习俗。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的“七夕”除了浪漫之外,不少商家利用节日销售各种与情与爱有关的商品,或者推出优惠活动,吸引年轻男女的目光。从商品经济时代来看,这并没有什么错。但是,我们应该珍视传统节日的价值,不忘传统节日的“文化初心”。也正是为了保护和传承七夕的文化传统,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把七夕节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七夕是个“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的节日,也是“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的节日,这个节日体现着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女性的勤劳、智慧和心灵手巧,象征着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我们应该记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忘根、不忘本,才是过节的意义之所在。
新闻推荐
“美丽河池”乡村建设成效好旅游旺 1月至7月,全市乡村旅游消费同比增长28%
本报讯(记者沈应佳)自2013年“美丽河池”乡村建设活动启动以来,河池市上下合力攻坚,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宜居乡村建设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村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长效化机制...
河池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河池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