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建设者系列报道之二 我的入职第一年
□本报记者刘甲平蒙翠云韦舒婷农晨迪王娅茜唐芬通讯员雷琛邓琪芳实习生何如潮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职工的求职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从“统包分配”到“自主择业”,再到如今的鼓励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职场人就业方式的变化,也折射出就业规则越来越规范化、公正化、人性化。本期《特别策划》让我们一同走近不同时代就业的职工们,听他们讲述入职第一年的故事。
1、上山下乡:为人民服务就是好的
如今,“上山下乡”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但这场在当年席卷全国的运动,深刻地影响了当时2000多万的知识青年。在当时,没有高考,工厂停工,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也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很多知识青年都选择上山下乡。
杨海华就是这2000多万知识青年中的一员。“当时我们都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知识青年要到广阔的农村去锻炼。”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学毕业的杨海华下乡插队到一个山村里劳动。回忆起上山下乡的情景,杨海华还记忆犹新,“当时上山下乡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我们镇上好几个青年都是坐在手扶拖拉机上一起出发,乡亲们还会敲锣打鼓地欢送我们。”
回首往事,那段在农村插队的岁月又清晰地浮现在杨海华的脑海里。杨海华告诉记者,那时,知识青年都寄住在村民家里,每天都要扛锄头下地劳作,背着竹背篓翻山越岭去打草。“尽管生活比较艰苦,但我们每天都充满了干劲。”杨海华坦言道。
杨海华还说,当时下地干活可以记工分,一个月最多可以得到十个工分。尽管有工分,但工分只能用来兑换柴米油盐等生活必需品,并没有额外的工资,尽管如此,杨海华没有任何怨言。“只要为人民服务就是好的。”杨海华说。
时间来到1976年,当时,广西的铁道部门需要一批新鲜血液,而杨海华因为在农村插队时的优异表现被组织选上了。杨海华还记得,他是在七一建军节当天去到柳州,在柳州开始了长达半年的入职培训。
用杨海华的话说,当时大部分青年入职的方式都是接班顶岗进入工厂或企业,从事父辈干过的工作,接替他们的岗位,那时被组织选上去工作的人是很少的。因此,杨海华特别珍惜这个机会,在入职培训中积极学习,汲取相关知识。
后来,杨海华成为一名学徒,由于那时的火车仍依靠烧煤来启动,因此他这个学徒是专职司炉的。杨海华从一名学徒一步步干起,慢慢地升为副司机,最后才成为一名火车司机。
从懵懂青年到两鬓斑白,杨海华把自己40年的光阴都献给了铁路。如今,杨海华早已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玉林车务段退休,但铁路情怀还是深深地烙印在他心中。现在只要一有时间,杨海华就会牵着小外孙的手,带着小外孙去看在铁轨高处呼啸而过的火车,一边给小外孙普及火车的相关知识,一边回忆起自己那奔驰在铁路上的青春岁月。
2、统包分配:哪里需要往哪搬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大学生毕业分配十分重视。1951年,当时的政务院决定“高等学校毕业生工作由政府分配”,至此掀开了大学生“包分配,吃皇粮”的篇章。个人无需为工作操心,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没有自主权,在没有选择的空间里,做好被组织安排好的工作是当时大多数人的唯一选择。有一句话这样形容当时的就业方式——“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廖玲秀是一名人民教师,1990年,她从桂林市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大河中心校。回忆起自己入职的第一年,廖玲秀至今仍记忆深刻。“当时,学校安排我教四年级的语文兼任班主任。等我拿到学生的花名册一看,顿时傻了,因为其中有一个学生只比我小五岁。我心里一直打鼓,他能听我这个老师的话吗?”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廖玲秀走上讲台。出乎她的意料,学生们对她这个年轻的老师并没有任何不尊重。当廖玲秀在讲台上看到同学们那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大眼睛时,她顿时明白了:学生们渴望从她这里获得知识。廖玲秀当即做了一个深呼吸,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很快投入到课堂当中。
廖玲秀回忆说,当时像她这样从师范学校毕业的老师不多,大多数老师都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学校教育,而是来代课的。因此,尽管当年廖玲秀的教学方法稍显稚嫩,但她的课堂还是深深吸引了学生们,一扫廖玲秀先前的顾虑。
在课堂上,廖玲秀是学生们的老师,为他们答疑解惑,引导他们爱上学习,在课余时间,年轻的廖玲秀又像是学生们的大姐姐,学生们总爱围着她问这问那。
如今,廖玲秀回忆起当年初上教坛的经历,仍然感慨道:“现在,有些年轻老师有时会埋怨学生淘气、不听话,可我觉得,老师要学会因人而异,和不同的学生、家长沟通时,要注意采取合理的沟通方式,这样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1993年,刘涛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柳州电厂工作。谈起当年到柳州电厂报到的经历,刘涛记忆犹新,“上班的第一天,我就和70多个新员工在柳州电厂子弟学校一起接受入职培训教育。在完成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后,上午还要上专业课,下午则是安排现场熟悉系统和每月一次的专业、规程、系统图考试的生产准备培训。”
刘涛形容,那时的生活是忙碌而充实的。“当时我们住的是瓦房,8个人一间,几个舍友有时一起去饭堂吃饭,有时一起开伙做饭。如果是开伙做饭,大伙儿都会分工负责,有人负责买菜,有人负责洗碗,有人负责当大厨。吃完晚饭后,大家都会去踢足球或打篮球。”
入职的第一年,刘涛深深地记住安全的重要性,“对从事电力系统的人来说,‘安全第一’这四字真言始终是悬在每个人头上的一把戒尺。我们就应该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坚守安全生产禁令。”刘涛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做到熟悉现场系统、设备,精通规程和安全规则,勤学多问,多动手、多摸索,慢慢积累经验,才能提高自身技术,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时间来到1997年,当时,全国大部分高校已不再负责毕业生工作分配。但刚刚从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毕业的吴宗明赶上了分配工作的“末班车”。当时,他被分配到广西北海石油化工厂(即中国石化北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
回忆起入职的经历,吴宗明感慨道:“累!”原来,那时吴宗明只身一人赶来北海报道,乘坐了30多小时的火车,再转乘5个多小时的汽车,路途的遥远让他感到身体劳累。而第一天到厂区报道时,心理的落差又让吴宗明感到“心累”。原来,吴宗明在大学时曾去不少石油化工厂实习,那些石油化工厂都是大厂,员工动辄一两万人,而眼前的北海石油化工厂仅有两个车间,全厂上下的职工才500多名。
但吴宗明很快调整了心态,“既来之,则安之。平台虽然小,但只要安心工作,总能有收获的。”吴宗明这样安慰自己。很快,吴宗明从分馏岗位的实习生做起,他不挑不拣,刻苦钻研,在抓好安全生产的同时,努力开展技术攻关、节能降耗,不断优化产品成分、设备装置。这一干,就是22年。
22年来,吴宗明见证了工厂的不断壮大和成长——原油加工能力从60万吨/年跃升至500万吨/年;新增聚丙烯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20万吨;新增S-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年生产加工能力达150万吨;清洁生产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能和企业共同成长是我最大的幸运。”吴宗明感慨,“没有企业的发展,也就没有我个人的成长。”
3、自主择业:我的职场我规划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改革开放的热潮方兴未艾,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大城市的外企越来越多,然而,教育部的分配指标只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单位,外企和民企尚不在列。1993年,国务院出台《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强调推行“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后来,“包分配”政策逐步取消,“人生目标”“职业规划”等概念慢慢进入年轻人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自主择业。
林晓从厦门大学毕业时,是当时第一批国家不包分配的大学毕业生。林晓回忆,在大四下半学期,同学们就开始为找工作而忙碌起来。为了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当时的林晓每天都捧着一大摞简历,在厦门当时为数不多的几座写字楼里,对每家企业进行地毯式搜寻。“不管有没有招人,我都主动出击‘推销’自己。毕竟当时电脑还没有普及,想要找工作,要么去看报纸上的招聘启事,要么去参加现场招聘会,要么就直接去到企业问。”
经过几个星期的努力,林晓收到了四五家企业的招聘意愿。在斟酌之下,林晓选择了一家当时赫赫有名的国企。几年后,林晓又因为其他原因,跳槽到另外一家外企,在新的舞台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自主择业改变了过去一次分配定终身的状况,使得‘包办婚姻’变为‘自由恋爱’,我觉得这更加人性化,更能展现职场人的自我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林晓说。
现在,年轻人对自己的职场规划越来越清晰,不少人在大学毕业前就确定了自己愿意从事的行业。去年刚从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罗盛腾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早在毕业前夕,罗盛腾就确定了自己要从事电力行业。“一方面,我很看好电力行业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这也是我热爱的行业。”罗盛腾说。
毕业后,罗盛腾通过应聘如愿进入河池南丹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罗富营业供电所工作。今年六月入汛以来,我区多地普降暴雨,在河池南丹县,连日的暴雨让红水河变得浑浊不堪,也严重影响了电力设备的正常工作。罗盛腾和同事们一块在抢险第一线“作战”。
“因为我热爱这个行业,所以哪怕六月以来因为暴雨灾情而连续奔波在抢修第一线,我也不觉得苦或累。”罗盛腾说。正是因为他深深热爱着这份工作,因此罗盛腾认为,找到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都要尽全力去做好。
在聊到关于入职的第一年时,罗盛腾打开了话匣子,“入职的第一天,我对新的环境感到忐忑不安,不知道怎么融入同事或单位,担心自己没有经验做不好工作被批评等等,我想这可能是大多数初入职场的人都会有的心理。我还记得,入职第一天正好遇上一项变压器抢修任务,这一修就是几个星期。”就这样,职场新人罗盛腾还没有来得及适应环境和身份的转变,就开始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变压器抢修工作。也正是因为这次抢修工作,罗盛腾在抢修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请教同事,迅速地融入了新环境、新集体。
4、创业创新:我为自己打工
进入新世纪,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就业方式也进入了多元化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成为一股风潮,席卷神州大地。越来越多有志向、有梦想的年轻人投身创业大军,甚至有不少人在大学时代就已经开始尝试创业。
柳州火烈鸟摄纪工作室创始人金国喜就是当下年轻人自主创业的一个缩影。提到为何会选择创业时,金国喜告诉记者,自己喜欢自由的工作模式,不喜欢被约束,因此选择了自主创业。在选择创业的方向和内容时,金国喜将目光瞄向了他热爱的摄影事业。“我对摄影有浓厚的兴趣,在大学时我就参加了摄影协会,平时又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外出摄影,要么是采风,要么是为身边的同学朋友拍摄写真照。”本想提升摄影技术,没想到却意外收获了身边人的好评和欢迎,眼见如此,金国喜和朋友组成了一个摄影团队,为一些想要留下美丽写真的同学提供服务。
在金国喜读大学期间,学校一直鼓励同学们创新创业,还举办了很多次创新创业大赛。与此同时,学校还开设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团队免费提供场地,提供集政策理论研究、创业指导培训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创业孵化平台。看到机会的金国喜立刻申请进驻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开办了属于自己的摄影工作室,“这也算是梦想起航的一个港湾了。那时,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了很多支持和帮助,比如免税政策、大学生创业团队的税收优惠政策、办理营业执照上提供便利等,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创业的风潮。”
毕业的第一年,金国喜选择继续做大做强已小有成就的摄影工作室。在回忆那一年时,金国喜说,有一些人会不理解或不看好,他也见过一些原本投身创业大军却因为各种压力不得不另外找工作的例子。但他始终认为,国家这些年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创新创业,就说明创业是一片热土,它和应聘找工作没什么区别,都是就业方式的一种形态,只不过创业相当于是为自己打工。
与应聘找工作相比,创业的路并非一帆风顺。金国喜回忆在创业初期遇到的难题时说:“创业路上肯定会遇到许多难题,比如资金不足,这是很多初创团队会遇到的问题,尤其是我做摄影这一行,因为摄影器材非常昂贵,所以资金不足的问题特别明显。其次就是团队管理问题,很多规章制度需要在实践中慢慢摸索而建立起来。最后就是自身的技术问题,当你的业务做大做强了,接触的客户需求越来越高,而自己的技术会影响客户的体验,这就逼你必须再去进修。”
如今,金国喜的团队越来越成熟,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从个人写真、证件照,再到毕业照、毕业写真、情侣写真、婚纱照、婚礼跟拍与视频制作等等,金国喜团队拍摄的作品也受到客户的欢迎,承接的订单也从柳州市逐步向来宾、南宁、崇左等地甚至区外蔓延扩大。金国喜最后说,“创业是一片热土,只要有恒心、有规划,你会遇到属于自己的彩虹。”
新闻推荐
南丹持续发力清收扶贫小额信贷逾期贷款 到期贷款现金回收率为97.15%
南丹讯为切实防范化解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让贫困户能按时还款,南丹县精心安排,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开展扶贫小额信贷集中清收工作...
南丹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南丹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