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经营户到医药企业领航人 ——记广西宝芝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益评的圆梦故事

来宾日报 2018-08-21 11:10 大字

黄益评

从小在中国民营经济先发地区的浙江省温州市长大的黄益评,身上继承了温州人捕捉商机的敏锐嗅觉。20岁那年,他独自一人来到广西河池市南丹县,经营服装和皮鞋生意。通过6年的艰苦奋斗,积累了百万元资金。然而,对于创业初期的一帆风顺,黄益评觉得远远不够,他还有更大的目标要实现——创办自己的企业。

志得意满 300万元打了水漂

为了更快获得创办企业所需资金,2004年6月,黄益评与弟弟融资300万元,来到贵州省都匀市开采煤矿,想通过经营煤矿积累资金。可天有不测风云,那几年正好是国家对各地小型煤矿采取严格的环保政策措施的特殊时期,一大批小型煤矿被责令整改或关闭,黄益评兄弟俩所开采的煤矿项目也因此受到影响。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兄弟俩为开采煤矿投入的300万元资金便血本无归。

那时,身在异乡且处于人生低谷的黄益评觉得,曾经熟悉的一切似乎都变得陌生,曾经的美好生活就像是竹篮打水,只剩下一场空,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而这时,著名戏剧家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却时常浮现在他脑海中:“一个生意人不想破产,好比一个将军永远不预备吃败仗。”在黄益评看来,不创业就永远没有实现梦想的机会,所以这句话也坚定了他二次创业的信念和决心:“我一定要重新来过!”

涤故更新 寻找新的创业路子

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黄益评接触到医药行业,并看到其中潜在的巨大商机。当时,在一些西部地区的新兴城市,医药连锁经营存在大量空白,黄益评以此为契机,专门进行了市场调查,了解行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经过了解,黄益评发现医药行业不仅入行门槛高,而且专业性也很强。而自己既不是医药专业出身,也不懂得医药行情起伏不定的市场规律,难道重新开始的创业又要止步于此了吗?

黄益评这次同样没有畏惧,他觉得趁着年轻,不懂行就努力学,这是最大的资本;他坚信只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下定决心后,黄益评从朋友那里借来20万元,加盟一家连锁医药公司,开了第一家实体药店。在药店开业前,他精心策划了前期宣传,每天奔波在乡镇、村庄之间广发宣传资料。终于到了开业那天,从各个乡镇赶来的顾客把药店挤得水泄不通,从早上开门到晚上关门,售货员一刻不得休息,不停地在介绍药品,售货收款。而当天的营业额也达到10万元以上,真正实现“开门红”,这也让黄益评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

6个月后,通过经营第一家药店的经验和资金积累,黄益评又开了五家药店。为了节约成本,每一家药店的选址、谈租金、签合同、装修,黄益评都亲力亲为。也正因为工作量的增加,办公室成了黄益评另一个“家”,工作、吃饭、睡觉都在这间小小的办公室里完成。

梦想成真 创办企业闪耀人生

2009年,黄益评经过多次考察,认为来宾市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是实现创业的理想区域。而通过此前两年开办药店的经验积累,也符合来宾市招商引资的条件。于是,他毅然决定投资500万元,以来宾市区为中心,辐射周边各县(市),创办了“广西宝芝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至此,黄益评终于实现了创办企业的梦想。

可是,如何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保持稳步增长?黄益评介绍,公司坚持“自营产品为主,以厂家为辅”的发展理念,走的是“乡镇起步,站稳城市”循序前进的发展路子。他常说“顾客就是上帝”,公司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质量的根本,服务是发展,顾客是中心”的发展战略。“离顾客近一点,让顾客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服务,无论是一句亲切地称呼、一次贴心地讲解,还是一次及时地售后处理,都能赢得顾客的信赖。”

如今,该公司成立已有9年多,从最初只有30名员工,发展成为400多人,在广西各地开办了65家实体药店。2016年,该公司总销售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并注册了“宝芝堂”商标;同年,还荣获了“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十佳示范单位”荣誉称号。

黄益评表示,正是因为有全体员工的努力,坚持“顾客至上,细心周到”的服务,才有公司今天的发展业绩。为了回报社会,他曾多次组织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到偏远山区的学校、孤儿院捐款捐物,立志做一名对社会有责任担当的企业家,保持一颗有奉献精神的心。■晚刊记者 韦朗城 文/图

新闻推荐

南丹上半年民生投入达10.58亿元 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84.3%

南丹讯今年以来,南丹县各项民生事业如火如荼地开展——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50万元以下共26条道路项目已经全部动工,目前已...

南丹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丹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