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管家”进山村

广西日报 2021-09-24 07:44 大字

莫惠晴秦晓翠黄丹虹

“大喇叭响了,心就踏实了!”说话的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榕山村的柑橘种植大户雷云球。30亩柑橘是他家的主要经济来源。去年,雷云球家的柑橘产量近50吨,收入近12万元。他说,这都要好好感谢气象大喇叭。

河池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5.3%。作为典型的大石山区和石漠化地区,河池市自然灾害尤其是气象灾害多发,严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的情况,综合考虑重点人群的媒介使用习惯,当地气象部门探索出以大喇叭为信息传播“主力军”的路子,推动防灾减灾向“神经末梢”发力。

“有时候要干农活不方便看手机,大喇叭就成了我的‘天气管家’。”雷云球还记得,5月13日上午,正当自己准备去果园打农药时,只听大喇叭里响起这样的提示:“罗城县气象台6时58分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他立刻止住了脚步,“有雨可不能打药!”每亩柑橘地农药费加上喷施人工费,每年约需花费150元。以前没有气象大喇叭的时候,农户难以及时接收预报预警信息,有时上午刚给果树施肥、打药,下午就被暴雨冲得一干二净,不仅消耗物力财力,更耗心力。

从2017年起,县气象局在榕山村安装了气象大喇叭,农户也从“听天由命”变成了看天种植,收入有了显著提升。就拿2020年来说,暴雨、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轮番上阵,但由于管控及时有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利天气造成的损失。当年全镇1.6万亩柑橘收益超过6000万元,每个果农都过了个好年。

除了传“天机”、保农时以外,大喇叭更是应急救援的“指挥棒”和“发令枪”。都安瑶族自治县保安乡古良村委会主任黄介航对此深有体会。今年6月29日,他听见大喇叭连续发布多个气象预警,立刻组织村干部转移群众;路上又听见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响应从四级升为三级,脚下更是加快了速度。当黄介航赶到村民家时,水已经漫进屋子。救援人员刚用皮划艇把群众转移出去,水就没过了一楼。此次过程,都安有8个站点24小时雨量超过150毫米,由于救援及时,没有人员伤亡。

目前,气象大喇叭在河池市各行政村的覆盖率达90%以上。气象部门还将继续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不断增强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闻推荐

加强督促指导 确保学习教育“不走样”

罗城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当前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紧,组建指导督导组,分赴各乡镇、各单位开展党史学...

罗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罗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