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住桂全国政协委员参加所在界别协商座谈会 为推动民族地区发展鼓与呼

河池日报 2020-05-25 05:51 大字

本报讯(首席记者龙隆)5月24日,在北京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住桂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了少数民族界别协商座谈会,并就相关主题进行协商讨论。全国政协常委、市委副书记、市长唐云舒等河池市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座谈会并作发言。

当天,少数民族界别召开的协商座谈会以“推动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主题,来自全国的100余名全国政协委员参加会议。会议推荐6名全国政协委员作发言,河池市两名与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均获推荐发言。

唐云舒以“增强扶贫产业抵御风险能力”为题,以河池为例,谈了推动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一些做法和建议。

唐云舒说,河池谋划实施了“十大百万”产业工程,确保贫困群众有稳定的、可持续的收入来源。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一些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像桑蚕生产规模连续15年全国第一,带动群众收入不断提高。在产业的带动下,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已累计脱贫70.22万人。但在推进扶贫产业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缺乏深加工等产业链配套、缺乏政策支持等困难和问题,特别是疫情带来了新挑战,对扶贫产业发展造成了不少冲击。

唐云舒建议,在精深加工上做文章,一方面建设冷链仓储物流项目,另一方面拓宽销售储备渠道,确保农民增收的同时,在遇到农产品滞销时,可以减少损失;建议国家为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进行策划包装,在中央级新闻媒体上免费宣传;建议国家制定专门的扶持政策,在融资、项目用地、保险、税收、电价、用水等方面给予龙头企业精准扶持。针对茧丝绸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尽快启动国家生丝储备,设立茧丝绸专项应急贷款机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让蚕农有稳定收入。

全国政协委员、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欧彦伶以“产业‘扶上马’,更要‘送一程’”为题,就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提出了建立长效的扶持机制,把扶贫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前奏来抓好;建立完善的扶贫产业保险体系;加大对扶贫产业的金融扶持,在贫困地区产业设立“产业防贫基金”等建议。

在听取河池市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后,到会参加协商的国家民委、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务院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作了回应,认为河池地区近年来在民族特色产业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并表示今后将继续在产业扶持、扶贫资金投入、政策倾斜上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抓好农产品的产销对接,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在田间地头建设仓储设施;对于今年脱贫摘帽的罗城县将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帮助贫困地区科学发展产业,确保高质量脱贫摘帽。

新闻推荐

诗情 乡情 友情 怀念仫佬族作家包玉堂

潘琦包玉堂同志是一位著名诗人、仫佬族第一代作家、彩调剧《刘三姐》作者之一,曾任广西作家协会副主席。最近因病离我们而...

罗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罗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