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下放“五权”治出示范村

广西日报 2020-02-05 07:33 大字

本报罗城讯(记者/廖庆凌通讯员/韦如代)2月4日,记者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民政部门获悉,该县东门镇东勇村“五权下放”治理方式,充分发挥了群众的主体作用,在推进“三清三拆”等工作中成绩显著,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五部门联合认定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东勇村下辖12个自然屯,共726户2454人。其中仫佬族人口1887人,占比76.8%,壮族人口567人,是一个仫佬族集居村。近年来,在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该村通过“五权下放”,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加速推进幸福乡村建设。

下放决策权,群众事群众议。在东勇村党支部领导下,各屯吸纳经济能人、建筑能人、返乡青年等成立党群理事会,组织召开村民大会,讨论研究乡村治理工作中需要落实的事项,使“三清三拆”整治工作日趋科学化。

下放监督权,群众事群众管。该村充分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做到群众事群众办、大家事大家管。群众全程参与,全程管理“三清三拆”活动经费的支出。如东勇村旧良喃屯在开展“三清三拆”工作过程中,通过广大群众公选5名村民进行全程监督,所有开支集中公示,用了什么样的材料,全部由村民代表现场验收。

下放理财权,群众钱群众筹。该村通过群众自筹、社会捐助、使用村屯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等方式,主动筹措乡村治理建设资金,投入到“三清三拆”村庄整治工作中。该村充分发挥各理事会自身优势,向在外的经济能人、建筑能人、返乡青年募捐资金,筹资投劳,形成强大合力,2019年3月以来,该村筹集资金共计71.3万元用于“三清三拆”村庄治理工作,助推乡村治理工作中的基础设施建设。

下放参与权,群众用工群众投。各村屯党群理事会组织每户每天支援1名劳动力参与,保障乡村治理项目建设推进质量和速度,并通过群策群力,结合村屯历史文化特点,因地制宜自主规划设计,打造出各具特色的自然生态屯,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和满意度。

下放推广权,群众经验群众推。日前,罗城“三清三拆”工作现场会在东勇村召开,推广东勇村“三清三拆”工作先进经验。截至目前,全县各乡镇组织约1000多人次到该村参观学习,周边宜州、环江等县区也到该村交流乡村治理、风貌提升工作经验。

新闻推荐

城管春节坚守一线整治环境

罗城讯今年春节除夕夜,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突然下起了冰雹,导致城区部分市政设施损坏,户外广告牌存在脱落的危险现象。在新型冠...

罗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罗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