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罗城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全县80%以上行政村成了养牛村 肉牛产业成脱贫攻坚“加速器” 本报记者 龙招江 通讯员 蒙增师

河池日报 2019-08-03 06:15 大字

图为在石门村红星牛场,群众正在给牛喂饲料。

覃自成是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纳翁乡板阳村腊洞屯的一位普通农民。2015年前,他家因两个孩子都在上大学,生活极其困难。通过精准识别,他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他通过养牛不但脱了贫,还组织全屯50多户贫困户一起办起了养牛场,成立了合作社,当起了理事长。

7月24日,记者来到了板阳村,走进腊洞屯,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牧草映入眼帘。覃自成刚从牧草地里出来,他准备将满满的一车牧草拉往养牛场。“自从扩大了养牛规模,牛场用草量越来越大。”覃自成说,牛场每天用草量达2000多公斤。

转变思想观念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已到关键之年,如何在确保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的同时,全县贫困群众有稳定收入?该县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引导群众拔除思想“穷根”,让贫困群众心里热起来、脑子转起来、身子动起来,通过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拓宽贫困群众致富门路。

“罗城群众有着传统的养牛习惯,大多数村民都会养牛。我们把发展肉牛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来抓。”县长潘秋琳说,该县通过出台2019年肉牛产业奖补办法和肉牛产业提质发展实施方案,鼓励群众通过“贷牛代养”“贷牛还牛”“自主自养”等多种模式强力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力争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在2020年底前实现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养殖一头牛的目标。

据悉,该县贫困户养1头母牛可享受补贴3500元,非贫困户可享受补贴2000元;同时,在建设牛舍方面给予相应的扶持等。另外,该县还争取到自治区财政专项经费代缴繁殖母牛保险。截至目前,按照400元/头标准,已经为全县5943头母牛缴纳保险,确保群众、企业放心养牛。

如今,覃自成已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最让我感到自豪的是,在自己的带动下,村民养牛的积极性高涨。”他说,有了驻村干部的帮扶和国家的好政策,他才敢放开胆子做事。他从银行贷款,发展养牛产业,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但富了自己,还带动了屯内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其中。目前,该牛场养有150多头牛。预计,今年出栏肉牛70多头,收入近100万元。明年他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力争养牛300多头。

发展肉牛养殖

党员能人引领示范

乔善乡乔本村木风新村屯的18户人家世代深居大山,交通极为不便。2008年,当地党委、政府通过宣传发动并利用危房改造政策,将他们从大山深处搬迁出来。

搬到新地方,各方面条件好了,交通也便利了,但是却没有稳定的产业。大家都知道只有发展产业才能脱贫致富的道理,但由于该屯村民长期受陈旧观念的影响,没有人敢出来当“领头羊”。

“破除陈旧思想观念,培育脱贫产业,需要党员、能人引领示范,才能让群众卸下包袱,积极参与。”乔本村第一书记黄宏伟深有感触地说。近年来,该屯通过党员、能人结对帮扶,鼓励有能力的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并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有效地调动了全民参与养殖的积极性。

该屯外来媳妇陈美,其广东娘家的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她与该屯外出务工的小伙子彭泰胜恋爱结婚。随着小孩的出生,两人回到罗城老家。由于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很拮据。后来,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宣传动员和驻村第一书记的帮扶下,他们发展了养殖肉牛,日子越来越好。2018年,他家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目前,在木风新村屯,已有8户贫困户发展肉牛养殖,每年户均增收2万元,整个乔本村的肉牛产业做得“风生水起”。目前,全村发展肉牛养殖的群众有100多户,村里还建有生态养殖基地,通过基地带动群众发展养殖。

肉牛养殖产业

成为群众致富“加速器”

大力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已经成为该县脱贫攻坚的“加速器”。在该县四把镇石门村红星屯,这里的村民同样尝到了发展养牛产业给家庭经济稳定增收带来的“甜头”。

红星屯村民胡元海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去年,他花9万元买回10头肉牛,饲养了300多天后,全部出栏获纯收入7万多元。连日来,他正忙碌地请人新建牛场,扩大养殖规模。他说,今年打算饲养肉牛30头以上。

“思想解放了,贫困群众‘不会干’‘无门路’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县委书记蓝启章说,该县根据贫困户的发展意愿,大力支持肉牛产业发展,并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及奖补办法,同时,提供资金保障,确保肉牛产业取得实效。此外,进一步提振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信心,拓宽贫困群众致富门路,增强广大困难群众的脱贫致富本领。

目前,该县存栏牛22159头,其中肉牛存栏4399头、牛犊2238头、能繁母牛15522头;上规模的养牛场有209个;已落地建设县级肉牛养殖示范基地4个,每个示范基地牛存栏量2000头以上。如今,全县141个行政村(社区)中,养牛村达112个,其中贫困村58个;涉及农户7453户,其中贫困户4478户。

新闻推荐

广西发行电子健康卡 可实现跨机构、跨区域就医 全区11家医院看病 实现“一码通用”

本报讯据《南宁晚报》报道,28日上午,广西电子健康卡首发仪式在自治区人民医院举行。据了解,全区已有自治区人民医院、柳州...

罗城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罗城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