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扶贫 产业扶贫 电商扶贫 罗城5.79万人摘掉贫困帽
罗城讯近年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创新扶贫模式,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2016年至2018年,全县有5.79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28.48%降至10.41%。
创新实施语言扶贫,畅通脱贫致富路径。该县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全县脱贫攻坚大局,聚焦学前幼儿、小学生和基层公务员“两大重点”对象,推进语言文字精准培训、经典诵读、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三大工程”,将普及普通话列入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的重要工作任务,狠抓全社会用语用字规范,消除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语言障碍,助力脱贫攻坚。目前,全县普通话普及率从2016年的70%提高至90%,贫困人口普通话普及率达79.82%,90.47%的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动力具备普通话交流能力。2018年,罗城代表广西高分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并获教育部充分肯定。今年4月,该县代表广西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暨推普脱贫攻坚中期推进会上作交流发言,是唯一在会议上发言的县级单位。
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增强内生发展动力。该县狠抓特色扶贫产业不放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任务、责任、领导、时限、标准等“五个明确”和政策、人员、措施、经费、督查、考评等“六个到位”,大力发展“十大百万”扶贫产业,确保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大力发展核桃、油茶、肉牛等产业,2019年新增核桃种植面积0.11万亩,新增油茶种植2.5万亩。利用深圳市福田区2018年财政帮扶资金500万元创新深度贫困村“贷牛代养”扶贫模式,按照“政府扶持、企业带动、利益联结”思路发展肉牛养殖,全县养牛总量达3.8万头,规模以上养牛企业(合作社)50多家,带动1.3万户养牛农户增收。2018年河池市“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现场推进会在罗城召开,该县在会上作典型经验介绍。
创新生态扶贫模式,加速群众脱贫步伐。该县充分发挥山清水秀生态优势,大力推进生态扶贫工作,取得了生态保护与脱贫双赢的阶段性成果,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9.07%,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荣誉称号。争取到国家林业局落实该县2800个生态护林员指标,全部安排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贫困群众9034人,其中6022人实现脱贫。推进生态产业扶贫,把“毛葡萄赶上山”,全县种植毛葡萄面积8万亩,有效治理岩溶面积278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150.4平方公里,6000多贫困群众通过种植毛葡萄实现增收,罗城石漠化治理和脱贫攻坚融合发展典型经验在全国石漠化治理现场会上推广。以突出的生态优势成功引进总投资3.2亿元的棉花天坑旅游扶贫项目落户深度贫困村,2018年国庆试业至今,累计接待游客18万多人次,有效带动周边深度贫困村屯1555人实现增收,成为河池市旅游扶贫新亮点。
创新电商扶贫模式,助力农特产品“出山”。该县充分利用本地农村电商龙头企业——广西中欧鲜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平台,通过“互联网+基地+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优质富硒米、百香果、食用菌、红心猕猴桃等扶贫产业,与深圳电商企业互联互通销售,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2016年以来,各类农特产品在电商渠道销售总额超9000万元,带动6000多户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多元。同时,以获得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契机,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新区——仫佬家园建设占地20多亩的电商产业园,构建农特产品的网络营销新模式,提升全县电商扶贫质量水平。
(蒙增师)
新闻推荐
广西发行电子健康卡,可实现跨机构、跨区域就医 全区11家医院看病实现“一码通用”
本报讯(记者叶祯实习生张雪奇)以前到医院看病,李女士必须要在医院办一张就诊卡。如果换一家医院就诊,除了重新办一张就诊卡,还...
罗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