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期货”让蔗农“旱涝保收” 罗城6164户种植户获赔743万元,该扶贫新模式有望全面推广 本报记者 龙隆 文/图

河池日报 2019-06-11 08:48 大字

村民代表接受743万元赔付款。

霜冻、洪水是种植甘蔗的“天敌”。今年初,作为甘蔗种植大县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接连遭受霜冻、洪水等自然灾害。面对“天敌”来袭,罗城的蔗农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坐不稳、睡不香。让他们稳坐钓鱼台的是去年加入的一个金融扶贫新项目。

扶贫新模式落户罗城

这个新的项目是白糖“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惠农扶贫项目。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罗城成为全国唯一一个白糖“保险+期货”模式全覆盖的县域。

罗城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广西深度贫困县。蔗糖产业一直是罗城的支柱产业,也是扶贫的重要产业。全县蔗糖产业覆盖率达63%。让蔗农获得稳定的收入,以及通过种植甘蔗让贫困户脱贫是罗城县委、县政府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

但在发展蔗糖产业的过程中,由于白糖价格下降和自然灾害等因素,经常出现产量收入减少、有价无量或者丰产不丰收等情况。这不仅严重影响农民发展产业的信心,更影响到贫困户能否如期实现脱贫。

而且,2019年是广西糖料蔗收购价格退出政府指导价格管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第一年,在此背景下,探索新型糖料蔗补贴政策手段,有效保障蔗农种植收益,显得尤为迫切。

2018年11月6日,国家农业农村部、中国证监会、中国期货业协会、中国糖业协会、广西区直有关单位到罗城县小长安镇甘蔗种植区现场调研,并召开探索白糖“保险+期货”扶贫新模式的研讨会。由此,白糖“保险+期货”扶贫新模式落户罗城。

6164户甘蔗种植户获赔743万元

如何让整天与黄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参与金融扶贫项目?这是摆在现实的一个问题。

为了提高蔗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罗城组织制糖企业员工、全县蔗管员进行项目培训,掌握保险合同签订的程序。同时,通过短信、电视台公示、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激发蔗农参与的积极性。

在项目实施期间,该县共发出宣传短信8000多条,电视台滚动播放公示200多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0多份,全县种蔗户知晓率与参与率达到100%。

经过努力,该项目覆盖全县蔗农6164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3户。

2018/2019年甘蔗榨季结束,因白糖交易价格低至5037元/吨,人保财险启动理赔工作,按保险合同有关条款向全县所有甘蔗种植户进行赔付。

6月5日,在白糖“保险+期货”县域全覆盖试点项目理赔仪式上,东门镇冲洞村农民廖韦东作为代表,接受了743万元的赔付牌匾。赔付的743万多元,惠及全县6164户甘蔗种植户,其中,包括2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项目赔付率高达74%,户均赔款1206元,罗城蔗农尝到了金融扶贫新模式的甜头。

廖韦东种植甘蔗有15年,因为价格和自然灾害的原因,经常会减少种植面积,甚至有过放弃种植的念头。如今,感受到了白糖“保险+期货”模式的魅力,他信心满满,决定今年新增30亩甘蔗种植面积,预计增收7.5万元。

“罗城模板”可复制可推广

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而导致的农户增产不增收的产业风险,这是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保险+期货”试点模式应运而生,它是金融市场探索出支持“三农”发展和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创新模式,对推动我国农业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该模式由交易所出资金,保险公司给农民出具保单,期货公司帮助保险公司对冲风险。三方主体形成了共同受益的交易闭环,实现农户、保险公司、期货公司三方共赢。

罗城作为“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的突破口,承载着人们的多重期待,试点建设成效也受到相关各方的高度关注。自工作开展以来,郑州商品变易所与罗城县政府、人保财险、南华期货、永安期货、新湖期货等各方紧密合作,使项目承保甘蔗种植面积13万亩,对应白糖现货量6万吨,解决了农户多且居住分散、出单时效性相对较高,项目承保、理赔难度较大等困难。随着赔款的兑现,蔗农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也意味着该试点工作“开花结果”。

业内不少金融专家表示,在罗城的试点工作,成为全面推广“保险+期货”模式的破冰之举,为工作全面铺开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新闻推荐

兼爱乡“爱”上小田螺

本报记者廖庆凌通讯员蒙增师“生态田螺示范养殖成活了!”5月22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兼爱乡洞杭村百亩高山生态田螺示范基地,...

罗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罗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