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市积极救助流浪乞讨生活无着人员 救助在行动 温暖回家路

来宾日报 2019-05-11 12:24 大字

315人次

今年1月至4月,来宾市专项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315人次,其中跨省跨地区接送43人次。共发放棉衣棉裤224套,方便面、面包、饮用水等一批,确保流浪乞讨人员有饭吃、有衣穿

4月30日,当钟解(化名)在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护送下乘车回到广东省揭阳市救助管理站,他的家人早早在那里等候。这位年近30岁的小伙子已离家出走6年音讯全无,最后流浪乞讨到来宾,被救助后,通过电脑讯息核实,终于联系上他的家人,并把他送到揭阳市救助管理站,让他的亲人把他接回家。

今年1月至4月,来宾市专项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315人次,其中跨省跨地区接送43人次。共发放棉衣棉裤224套,方便面、面包、饮用水等一批,确保流浪乞讨人员有饭吃、有衣穿。

从无家可归到温暖回家

当前,来宾市在市城区汽车客运站、火车站、公园、广场等交通要道和繁华地段设置救助引导牌,方便流浪乞讨生活无着人员接受救助。同时,由公安、交警、城管、环卫等单位组成的联合救助机制,共同参与街头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

市救助管理站主动加大街头救助力度,结合“夏季送清凉”“冬季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开展经常性街头救助,每天安排人员对街道繁华街区、路口、广场、车站等人口稠密地进行巡查,加大对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流浪乞讨人员的劝导和救助力度,并做好受助流浪精神病人档案建立、病情跟踪、身份核查、护送返乡、长期安置等工作。

今年春节期间,在公安交警部门的帮助下,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成功劝解3名在高速公路上行走的流浪乞讨人员,避免肇事肇祸现象发生。

从无法查明身份到有“身份”

来宾市通过电视、报刊等媒体帮助因残疾滞留在救助管理机构的流浪精神病人、流浪未成年人等特殊受助人员寻找监护人,回归家庭。启用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对无法查明身份的受助人员做到24小时发布寻亲公告,及时为因走失、智力残疾而滞留的人员提供寻亲服务。

2017年以来,市公安局对64名无法确认身份的滞留人员采集DNA血样,进行DNA比对,重新给他们确定身份,并将数据录入全国打拐网,下一步来宾市还将把他们列入城市低保救助范围。

来宾市运用“互联网+”等网络平台,为无法提供身份信息的特殊受助人员第一时间发布寻亲信息,并推送至“今日头条”网站。近年来,受助人员成功寻亲45例,其中,今年成功寻亲3例,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与好评。比如,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高寨屯韦敦树等受助人家属先后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从四处流浪到回归家庭学校

来宾市着力建立健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和安置机制。目前,建成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办)、社区(村、居委会)民政救助四级联动机制和未保专干网格化管理机制,做到齐抓共管。

做好“接送流浪孩子回家”“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工作,对因受到监护侵害进入救助管理机构的未成年人采取机构代养方式进行临时照料,提供心理疏导、情感抚慰等服务。为被盗、抢、骗及因家庭纠纷出走的未成年人提供衣、食、住、医、护送返家等服务。对因年幼、残疾无法查明身份的未成年人进行妥善安置,并通过电视报刊、救助管理信息系统、110指挥平台等途径寻找监护人,帮助其早日回归家庭。

今年以来,来宾市共救助流浪未成年人27人次,护送流浪孩子回校3人,回访4名受助未成年人。当前,来宾市流浪未成年保护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将给未成年人提供更健全的服务。(莫益路)

新闻推荐

罗城持续推进 市场主体年报工作

罗城讯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将于6月30日关闭年报填报业务。为避免相关市场主体被列入异常经营名录和及时完成年度报告达...

罗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