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和谐看方言□ 张法林

河池日报 2018-12-05 08:48 大字

在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是否团结、社会是否和谐进步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多民族语言是否能够包容、平等、和谐使用,并且能够保存下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龙岸镇辖16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全镇人口5.4万人,境内有汉、壮、苗、瑶、仫佬、侗等世居民族。龙岸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素有“想吃好饭,黄金龙岸”的美誉。龙岸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更是与中国革命事业紧紧相连,龙岸籍的辛亥革命进步人士李德山、“左联”作家周钢鸣早已家喻户晓。而龙岸人的方言种类之多、传承之好、融合之佳更为世所罕见,不仅成为龙岸独特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各民族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见证。

龙岸人口来源比较复杂,据各大姓的族谱、墓碑铭文记载及口头传说,大多系明、清两代分别从湘、粤、闽、赣、豫、冀等省迁徙过来。从历史发展进程分析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部分为原始土著民族,一部分为外来民族。原始土著民族又分为两类:一是瑶族(主要聚居半岭、瑶寨屯)、侗族(主要聚居纳冷、洞南、韶洞、新安屯)、苗族(主要聚居新安屯),大多居住在东北部山麓,即现在的太和、平石、天宝等村;二是壮族、仫佬族,大多居住在现在的物华、北源、天宝、珠江等村。外来民族主要有三类:一是从广东、福建等地迁徙来的汉族闽南人,俗称“福建人”,主要集中在龙凤、龙平、榕山村;二是从广东、湖南等地迁徙来的客家人,主要集中在莲花、高安、八联、三灵西南山边沿线,俗称“山脚人”;三是从各地到龙岸经商的人,虽然初来时讲各种方言,但为了便于经商,久而久之“官话”成了当地主要的交际方言,即“共同语”。

龙岸方言概括起来可分为两大类11种,一类为本民族语言,包括汉(当地通用桂柳话)、壮、仫佬、瑶、苗、侗等本民族语言,一类为部分汉族和其他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如闽南话、客家话演变过来的“麻盖”“哀”“阳三”,苗族语言演变过来的“土拐话”(少数地方其他民族也讲)等。龙岸方言包含官话方言(西南官话)、粤方言、闽方言(闽南方言)三大类。“官话方言”过去曾经称为“北方方言”,主要为汉民族的交际语言,但并不局限于中国北方,中国西南地区和江淮地区的南方方言也属于官话方言。粤语是汉语众多分支中最复杂的一种,客家话属于粤语的一类,部分壮族人也说客家话。客家话声调复杂,龙岸方言中的“麻盖”“土拐”“哀”“阳三”属客家语种,是粤客家话演变过来的地方土语,保留了粤客家语中古汉语的基本发音特点,发音柔和,尾音较明显。龙岸说闽南话的人均是从福建漳州、泉州和广东南部等地迁徙过来的,如龙凤、龙平、榕山等村民,龙岸的“闽南话”与福建闽南话发音基本保持一致,都发音较高,没有轻声,龙岸的“福建人”与现在的福建人基本可以使用闽南话进行简单交流。龙岸的交际语言跟河池多数地方一样是说西南官话,但很多人会说几种方言,每到圩日,市场上各种方言交集于耳,形成十分和谐的民族语言交响曲。多年前,笔者任河池市语委办主任参加广西语言文字工作研讨会时,曾提出“龙岸方言现象”,引起与会专家极大兴趣。

龙岸的语言生活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各民族在与其他民族、语种的日常交往中,基本上都以“官话”为主;二是在本民族、本村屯、本家族范围内都讲本民族方言或地方话;三是大多数壮族人、仫佬族人被同化而讲“官话”,极少数还讲本民族语言(老年人居多),但对父母和亲戚的称呼仍用本民族的语言。

从龙岸方言的特点不难看出,龙岸是一个以外来移民为主的地方。长久以来,龙岸各民族人民从祖国各地迁徙过来,共同开发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他们和睦相处,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进一步挖掘整理龙岸历史文化,推进罗城旅游开发,加强对龙岸方言的研究,将龙岸的方言“富矿”开发与当地文化、旅游开发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失为一个良策。(作者单位:河池市教育局)

新闻推荐

敲诈勒索钱财 毒死他人鱼苗 罗城警方打掉一涉恶团伙,13人被刑拘

罗城讯近日,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委政法委的统一指挥部署下,公检法司等多个部门集结150余名警力,深入该县小长安镇双蒙村印山...

罗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