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传爱意今载乡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竹帽融入时尚元素开发新品 毛南族“族宝”承载“环江记忆”
?覃敏在非遗文化活动中展示花竹帽编织技艺
■本报记者陈蕾/文 赖有光/图
“阿妹笑脸就像彩云天上飘,有心事的阿哥再也睡不着。踏遍千山采来金丝竹,把所有相思编成花竹帽。”一首毛南族民歌《最美不过花竹帽》唱出了花竹帽在毛南族青年男女心中的重要意义。
作为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覃敏自幼跟着母亲学手艺,继承了母亲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而她也在不断思考如何在传承中创新,让花竹帽这一古老而神秘的毛南族“族宝”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巧手技艺流传百年时光
红豆、折扇、手镯、香囊……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以物传情,特别是少数民族青年,一件件具有象征意义的信物如同“无字情书”,表达着纯粹的爱情观。
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毛南女子爱上一位勤劳手巧的青年,青年亦愿与毛南女子永结同心,遂亲手精心编织一顶精美别致的花竹帽赠给女子做定情信物。
对于毛南族人民来说,花竹帽既是美好幸福的象征,更是勤劳和爱情的激励,被誉为毛南族的“族宝”。花竹帽在当地流传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清代《广西通志》便有记载称“竹笠极细密,少年妇女戴之”,可见是当时民间流行的装饰品之一。
工序复杂全凭口耳相传
毛南语将花竹帽称为“顶卡花”,意为“帽底编织花纹”。
花竹帽虽小,从第一步选材就十分讲究。用来编花竹帽的竹子必须是环江当地特有的金竹和墨竹,因为这种竹子破出来的篾才能薄如纸细如丝且光滑不刺手,并且取材需在夏至后立秋前,因为早春竹材寒湿太重,经霜后篾皮易脆。
挑选好合适的材料后,制作花竹帽还要经过制篾、结形、编织、定型等复杂工序。由于编织工艺复杂,技术难度大,且没有任何文字记录与图片记载,只能靠老艺人口头传授与示范,花竹帽也曾一度面临失传的窘境。
时过境迁,蕴含着毛南族人民对爱情的美好向往的花竹帽,更因其编织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而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传统非遗玩出新花样
“从小我就看着妈妈编织花竹帽,后来开始慢慢跟着妈妈学。”覃敏的妈妈谭素娟是花竹帽编织第五代传人,也是该项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耳濡目染之下,覃敏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最终决定辞工返乡,加入花竹帽工艺传承的行列之中。
覃敏说,花竹帽具有工艺精致、花纹美观、帽形大方、结实耐用等特点,但是图案和色彩相对比较单一。于是,母女俩不断研发创新,在传统的花竹帽编织工艺基础上丰富了色彩和纹样。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政府每年拨款用于花竹帽的工艺调查、资料整理及工艺传承培训工作,并在一些学校开展大规模的普及传统民间技艺教育,建立毛南文化艺术教育基地、毛南族花竹帽传习馆和工艺陈列馆,谭素娟和覃敏多次受邀开班授徒,传授花竹帽编织技艺。
如今,不满足于现状的覃敏又有了新的想法,“我们正在尝试将时尚元素融入传统编织中,开发手袋、台灯、摆件等编织新品”。覃敏满怀期待地说,希望通过更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文创产品开拓市场,让前来环江旅行的游客带走“环江记忆”,也让多彩的毛南族文化被更多人熟知。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龙招江通讯员梁舒琪)连日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长美乡组织基层党员干部约20人,集结中洲河进行冲锋舟实操训练,增强基...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