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创新助力战疫

广西日报 2020-06-10 07:16 大字

5月23日,2020年全民艺术普及——“我的祖国”四季合唱音乐会在南宁市明星剧场开幕,精彩的节目吸引观众线上线下观看。 (本文配图由广西群众艺术馆供图)

本报记者张天韵

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在广西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和广西群众艺术馆的示范引领下,全区10多个市级群艺馆、110个县(区)级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领域的重要方面,在复工复产中整合多级网络资源,以融合为手段,多向发力,在服务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

A出门宅家共享多彩文化

5月23日下午,南宁市明星剧场。2020年全民艺术普及——“我的祖国”四季合唱音乐会在《我的中国梦》的旋律中拉开帷幕。《十送红军》《红水河有三十三道湾》《三姐敬茶歌》《摆呀摆》……一首首时而激昂奋进,时而婉转悠扬的旋律同时在剧场、在“云端”响亮地回荡着,传递着文化赋予的信心和力量。

“憋得太久了!现在终于能到现场听音乐会了。”几天不听音乐就难受的王飞,疫情暴发前是音乐厅的常客,“从春节前的最后一场音乐会,到现在已停了100多天了,现在终于恢复演出了。”

这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区首次启动的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首场音乐会。“剧场经过一番重整、维修、消毒,以更加崭新的姿态迎接广大群众。”广西群众艺术馆负责宣传的谢中国告诉记者,“我们在做好防备消毒等工作的前提下,开始逐步恢复一些线下活动。”

“疫情暴发之初,全国范围的线下群众文化活动全部取消。线下不行,我们就来线上,群众文化活动决不‘停摆’。”谢中国说。

“春风送暖百花香,八桂歌乡似海洋……”一场被称为“云上歌圩”的“抖音”山歌王大赛,经广西群众艺术馆采用网络直播、随手拍视频、话题讨论弹幕互动等线上形式,3月下旬至今,吸引了全区各地200多名山歌手通过“云端”一展歌喉,成为线上最受欢迎的“永不落幕的歌圩”。

2月9日,在广西颇具知名度的“南宁民歌湖大舞台”开启了线上文化演出直播。紧接着,由南宁市群众艺术馆主办的“战疫情展风采”南宁市家庭网络K歌大赛、南宁市巾帼才艺大赛等线上赛事一桩紧接一桩,参赛选手多达近2000人次。

南宁、柳州、桂林、梧州、来宾、钦州、崇左等各地群众艺术馆及时在线上推出的正能量群众文化活动,不仅抚慰了人们因疫情带来的焦虑和恐惧,也给居家隔离的生活增添了些许明亮。

“抚慰人心的不仅是线上文化带来的幸福感,随着疫情平稳,线下群众文艺活动也开始逐步走出馆舍,将更多艺术之美带给广大群众。”谢中国介绍。

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的“5·23广西全民艺术普及日”活动,5月23日上午在贵港市拉开帷幕,极具广西少数民族劳动之美与民族之美的壮族舞蹈《打扁担》、唢呐独奏《娶亲》、戏曲绝活《国粹变脸》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吸引了当地300多名群众观看。

在这为期一个月的系列活动中,全区124家文化馆(群众艺术馆)、115家公共图书馆、235家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单位互联互动,通过“大平台”“大展览”“大讲坛”“大展演”“大服务”开展艺术普及活动,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群众宅家、出门都能尽享文化浸润。而随着疫情向好,“南宁民歌湖大舞台”等不少市民喜爱的活动开始逐步恢复线下活动。

6月5日,由来宾、南宁、柳州、桂林四城市群众艺术馆共同承办的“意写家山——2020年第二届广西四城市美术联盟作品双年展”首展在来宾市群众艺术馆开幕,市民徜徉在艺术的殿堂里,流连忘返。该双年展是首次以线下形式举办的,体现了群众文化活动逐步复苏。

B打造矩形新媒体文化服务

“新型病毒危害大,一人得病染全家,敬请大家多注意,自己莫当马大哈,柳郎咧咧郎柳……”3月,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文化馆联合县融媒体,组织当地山歌手创作以防控新冠肺炎为内容的毛南“柳郎咧”山歌,并录制成小视频分享到当地微信群,很快在网上传播开来。

当下,全区各地群众艺术馆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数字文化建设,形成了以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为主的矩形新媒体服务。自3月份开始,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始在朋友圈上刷屏。新业态打开增长空间,拓展艺术欣赏形式,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新形式激发创新潜能,推出新颖特别节目。3月初,在“刘三姐故乡”宜州,当地文化馆和县区融媒体中心协力合作,推出的战疫山歌视频《刘三姐山歌——春暖花开再相聚》,歌词简洁,通俗易懂,接地气,一问世就吸纳了一大批“粉丝”,连湖北、广东等地都跟着广为传播。

紧接着,防城港市群众艺术馆也推出手语舞《加油武汉》,用手语舞为武汉送去温暖。作品传至抖音后,迅速飙上热搜,几个小时播放量超千万。网友又自发传播到各大网络平台,并再度飞快传播发酵,点击量过亿。

在春暖花开时,广西132名医疗队员支援十堰抗击疫魔,奋战37个昼夜,圆满完成援助任务归桂。当英雄步下飞机受到热烈欢迎时,感人镜头通过央视新闻+、新华社现场云、一直播@十堰广播电视台、今日头条@十堰广播电视台、十堰广电新闻客户端同步直播,广为流传。这是南宁市群众艺术馆与3月中旬和十堰市文化和旅游局、十堰市群众艺术馆达成共识,两市同步开展的线上线下群众文化交流活动之一。4月3日起,两市又开启“好歌声”展演“每周一播”,并以两地“一歌”+“一景”的展播方式,将壮乡大地和秦风楚韵的优秀文化和美丽风光同步进行线上展播,社会反响十分热烈。截至5月底,该活动已更新到39期,各种平台收看量达200万人次。

全区各地群众艺术馆与新媒体合作共建,文化馆提供内容,新媒体进行整合、包装、策划,将线下服务打造成具有流量的网络产品向公众推送,群众文化活动、文艺培训辅导等线上线下同步推进。

C开疆拓土全民艺术普及

各级文化馆强势推出线上群众文化活动,尤其是艺术慕课教学等网络艺术课堂,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关注文化馆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和抖音等,共享文化馆提供的各类数字文化服务,改变了以往文化馆服务对象以老年人、少儿为主的现象。

据南宁市群众艺术馆馆长韦小海介绍,从去年开始,中青年参加文化馆活动比例开始呈上升趋势,有近30%的中青年参加各类文化培训班,少儿人数更如雨后春笋,“刷刷”增长达300%。

“我们正好抓住这一契机,在疫情期间推出舞蹈、声乐、素描等全民艺术普及网络直播课程和慕课资源,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年龄受众者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广西群众艺术馆馆长覃广周告诉记者,南宁、桂林、梧州、贺州、北海、钦州等各辖区市群众艺术馆自2月联合推出《文艺战疫文雅慕课》《文艺战疫每日一课》等系列线上课堂活动,多达400多门文化慕课,涵盖绘画、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多个门类。

防城港市群众艺术馆的文化慕课还推出壮族广场舞《刘三姐的歌万人和》、采茶舞《春茶》、京族广场舞《京岛欢歌》、瑶族广场舞《红红的板头妆》等,并对舞蹈动作进行解析,深受群众欢迎。南宁市群众艺术馆开展文化慕课活动后短时间就有4万粉丝点击并参与。市民在家可以跟着视频学唱、学跳、学曲艺,以“云普及”的形式向市民进行艺术“滴灌”。

5月30日,梧州市中华文化促进会和梧州市演艺公司成功签约《印象·梧州》系列微粤剧项目,推动全民艺术活动往纵深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携手全区10多个市级群众艺术馆,与河北省群众艺术馆、十堰市群众艺术馆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举办‘共建我们的精神家园’——广西、湖北(十堰市)线上文艺抗疫作品集中展播等系列活动,向‘文化馆+互联网’领域开疆拓土,让更多群众感受文化魅力,提高幸福感。”覃广周说。

新闻推荐

我国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

图为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中南村南昌屯民居(5月13日摄)。毛南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县是...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