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墙里的“秘密” 环江县看守所16年无安全事故背后的故事 林长龙

河池日报 2020-06-03 06:02 大字

5月19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看守所组织在押人员开展内务卫生评比和操练比赛,共评出10个文明监舍,并给予集体奖励。“通过类似的评比活动,监舍秩序明显好转。”该所所长韦雄赳道出了该所16年无安全事故的“秘密”。

多年来,环江县看守所通过严管队伍、树标立榜、明法促改等举措,不断规范监所秩序,确保监所绝对安全。

严管理强素质

坚持把队伍管理放在首位,强化日常考评和培训,不断提升民警(辅警)综合素质。该所通过周例会、月点评、季小结、年总结等形式,补齐短板,夯实根基,严明纪律,不断提升监管队伍战斗力。

明确权责,强化请示汇报。该所以公安部监管制度为依托,细化监所内部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有效提升了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万副,水源派出所刚送来的嫌疑人员核酸检测结果还没出来,是否接收?”5月15日16时32分,该所值班民警向带班所领导蒙万平请示。“不行,必须等核酸检测结果出来以后才能收押……”该所把请示汇报制度融入日常的管理工作,作为监所安全的有力武器,有效提升了监管民警的业务能力。

树标杆立榜样

环江县看守所应有民警25名,实有民警19名,其中50岁以上民警15名,患病民警6人,因人员紧缺,任务繁重,工作强度大。面对现状,该所领导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事必躬亲,为全所人员树立了标杆和榜样。

领导冲锋陷阵,全所人员齐上阵。“所长都是只做不说,身先士卒。”教导员梁正华说:“他以身作则,是我们的标杆和榜样。”

“我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第一时间深入监控室巡查。”韦雄赳说,每天晚上,他都要巡查到凌晨,确认安全后才放心。在所领导的带领下,全所人员干劲十足,监区秩序良好,得到上级主管部门表扬的数次越来越多了,极大地提升了全所人员的士气和责任心。

受疫情影响,监所施行全封闭管理,该局从机关抽调民警(辅警)到看守所增援。该所民警(辅警)并没有因增援人员的到来而松懈,他们仍然坚守阵地,不厌其烦地指导增援人员,防止违规事件发生。

明法理促改造

“监所管理之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有的在押人员不服从管教,经常与管教民警对抗。”梁正华说,针对这一情况,该所从实际出发,施行人性化管理,通过教育感化,令其向善,服从管理,减少对抗,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促进了在押人员的思想改造,为其重新回归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月9日,在押人员蓝某不按规定时间起床、不叠棉被,多次辱骂民警。经批评教育,蓝某仍不顺从。再三开导后,蓝某依然我行我素,并煽动他人集体对抗管教人员。该所对症下药,深入监区宣讲法律和政策,阐述利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蓝某深受感化,敞开心扉诉说心声,痛改前非。

今年以来,该所共处理违规事例17起,涉及各类在押人员17人。通过教育,违规人员能自觉遵守监规,服从管教,有效促进了在押人员的思想改造。

融管理于服务

为稳定在押人员情绪,防患于未然,该所结合实际,寓管理于服务,以情动人,使在押人员感受到温暖,有利于他们的思想改造。

谭某因贩毒获刑,他在监舍内极为浮躁,处处与管教干部作对,民警多次找他谈话无果。入所不久后,谭某的父亲病逝。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谭某更加焦躁。该所领导与驻所检察官沟通,特批谭某回家送葬,令他十分感激。返回后,谭某的思想转变很大,不但主动接受教育改造,还带头遵守各项监规,主动制止其他违反监规人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环江看守所正凝心聚力,乘势而上,持续保持监所队伍纯洁,监区秩序良好,全力保障在押人员平安,向各级党委、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新闻推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上接第一版)眼下,在环江县下南乡,当地毛南族群众养殖的菜牛、肉羊,已不再是放养,而是通过“贷牛还牛”、建设栏舍、推广种草(秸...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