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责任 筑牢根基 环江创新扶贫模式破解发展难题

河池日报 2020-04-25 22:52 大字

环江讯近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注重从实际出发,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打造了具有环江特色的扶贫模式,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创新帮扶机制,压实工作责任。该县落实“七包”责任制和“三个统一”制度,实行脱贫攻坚大村长责任制,123个县直单位“一把手”下沉到143个定点帮扶联系村任大村长,啃下脱贫攻坚最后一批“硬骨头”。选派380名驻村工作队员开展驻村工作,派出7385名干部结对帮扶26337户贫困户,实现领导包点联系行政村(社区)、后援单位定点帮扶行政村(社区)、帮扶责任人结对帮扶贫困户“三个全覆盖”。

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共筑幸福和谐家园。该县狠抓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管理,创新推出“六联一带”后续扶持模式,引入“三社联动”机制,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17860人的搬迁任务,入住率达100%。实施“两园双基双带”产业联扶,实现全县4360户搬迁户产业全覆盖;依托工业园区、扶贫车间、扶贫商铺等拓宽搬迁户就业渠道,解决就业1500多人;落实搬迁户自主创业扶持资金820多万元;设置安置区办事机构,成立安置区党支部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功选举产生社区“两委”。筹资8.19亿元建设学校、扶贫车间、农贸市场、便民服务中心、培训中心等16个项目,多层次、多功能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成型,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创新产业扶持工程,筑牢脱贫根基。该县大力创建村级集体经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脱贫后续扶持等3个扶贫产业园,进一步夯实脱贫根基。其中,创新实施的“万亩万户·一基双带”后续产业扶持工程,因工程的创新性与典型性得到国家和自治区相关部门充分认可。深化实施“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全县桑蚕、“三特”水果、核桃、油茶、糖料蔗、长寿·生态·富硒农产品等产业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县已建成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3个,市级和县级示范区6个,特色产业示范基地342个;全县145个行政村(社区)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4万元以上;贫困户“5+2”产业覆盖率达94.63%。在2019年全区农业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上,环江作了典型发言。

截至2019年底,环江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19.56%下降至1.48%。在扶贫成效“四合一”核验中,减贫人口4873户17288人,28个贫困村脱贫出列。

(韦睿)

新闻推荐

从事痕检十三年 侦破重案四百起 记环江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痕检工程师李世琪 覃王谊 莫兰厦 谭联宾

他从警13年,利用刑事科学技术破获各类重特大案件400余起,协助破案2000余起,拍摄专业照片将近1万张,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获...

环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