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支持 培育产业 提供就业 完善设施 环江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河池日报 2019-09-19 08:49 大字

环江讯近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积极转变工作思路,从解决好“怎么搬”向“搬后怎么办”转变,从“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转变,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截至8月底,环江县“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860人,已全部搬迁入住新房,入住率达100%。

强化政策扶持,产业培育显亮点。通过实施“两园双基双带”产业联扶,实现产业全覆盖。创建易地搬迁户后续扶贫产业园和环江万亩现代特色林业(油茶)脱贫户后续扶贫产业园,打造“三特”水果和“油茶+中草药”基地。通过整合资金和招商引资,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农业龙头企业+政府平台公司+后续扶贫产业园+易地扶贫搬迁户”和“万亩国有林场+政府平台公司+扶贫产业园+万户脱贫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易地搬迁脱贫户每户可从“两园”中申请自主创业扶持资金3000元/年,可连续申请5年。5年后,对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确实还存在创业、生活困难的,政府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扶持基金酌情扶持。

就业扶持有实招,精准施策暖人心。依托园区促就业,河池·环江工业园区成功引进理昂农林废弃物热电有限公司、广西茧丝绸龙头企业广西桂合集团等重点龙头企业,直接解决150名搬迁群众就业问题。扶贫车间促就业。县城安置区一楼划出25%的铺面面积(430间),免收3年租金用于创建扶贫车间,为搬迁户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截至8月20日,已有11家企业进驻两个安置区,提供约1000个就业岗位,目前,已有317名搬迁户在扶贫车间务工。扶贫商铺促就业。县城安置点一楼划出25%的铺面面积(463间),优先安排部分扶贫商铺给特困户,剩余部分通过抽签方式安排给有经营能力的搬迁户创业,经营门面免收3年租金,同时,在小额担保贷款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目前已安排扶贫商铺436间,解决436户搬迁户自主创业问题。技能培训促就业。为搬迁户提供维修电工、焊工、育婴师、养老护理员、烹调等技能培训,提高搬迁户就业能力。截至目前,共培训24期1284人,其中,电工培训13期647人,中式烹调培训5期239人,焊工培训6期398人。

完善服务功能,后续管理有思路。搭建平台强服务,设立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城西安置区移民办事处、党员活动中心、新时代讲习所、服务惠民经办点、警务室、文化活动室、四点半学校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选派党建业务骨干组成临时党支部班子,负责移民安置区基层组织筹建和搬迁后续服务保障工作。民事代办促融入,推动群团等12个职能部门组建了民事代办功能室10个,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县城两个安置区安排各10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安置区内的居民综合服务工作。在县城两个集中安置区各增加100个保洁员、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同时协调设立水电、通讯等“一站式”服务站点,帮助群众尽早融入新环境。

守望相助睦友邻,筑就温暖有保障。针对移民群众在搬迁后远离家乡、思乡情切的实际,由群团组织移民群众开展“邻里互助行动”,采用“划片、包楼、联户”方式协力共建新家园,每栋楼选举1名楼长参与社区事务管理,城西安置区已选有楼长41位,毛南家园安置区已选有楼长39位。组建社区强管理,成立毛南家园安置区、城西安置区党支部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积极探索易地安置社区化管理新模式,通过开展“六联一带”,实现易地安置幸福家园创建目标,社区管理进入常态化。5月28日,全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基层政权建设试点现场会在环江召开。该县成功选举产生城西安置区、毛南家园安置区社区“两委”成员16名。目前,安置区社区“两委”成员已正式上岗,开展各项社区管理工作。

(韦艳春)

新闻推荐

环江大安乡工会:防溺水宣传进村入户

环江讯(通讯员韦睿)为增强辖区群众的安全意识,保障学生暑期生命安全,连日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工会组织干部职...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