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的前世今生□韦静宁
如今的可爱新村,变成了一个热词。常听人说,周末携友邀朋去可爱新村踏青;周末开车带家人孩子去可爱新村游泳、烧烤;周末学校老师组织学生坐公交车去可爱新村举行感恩、破冰活动;恋人们成双成对去可爱新村呢喃啾啾,风花雪月……原来行走都千般困难的可爱村,现在成为城际公交的一个幸福驿站。
从环江县城往东北出发,15公里处的右手边,有一片青山环抱的开阔地,45幢灰墙碧瓦的独体别墅,错落有致,道路宽敞,长有齐人高的桂花树、小叶榕、剑兰、刺桐,绿意盎然。有一眼泉水沿屯中大道的水沟潺潺而下,旁边是一个篮球场大的游泳池,水体碧蓝,清澈可饮。不知情的人见了一定认为这是富人区。这可不是什么富人区,这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的移民点——可爱新村。
己亥春末,河池市作协组织作家走基层活动来到可爱村,市文联潘主席见后,大发感慨:我走了不少地方,扶贫开发“整乡推进,整村搬迁”造就的可爱新村,我不敢讲全国最好,肯定是广西最好,振兴农村经济就应该搞成这样……拍照发朋友圈:哎呀,今天我们用矿泉水泡澡了。北方的朋友见了:你们太奢侈了,太不应该了,我们连喝水都不舍得大口,你们竟然……今年我一定到广西的可爱新村去!
潘主席突发奇想:广西作家协会创作基地?不不不,中国作家创作基地——中国。可爱。不是吗,很多出奇制胜都是从突发奇想开始的。
曾几何时,可爱村一点也不可爱。代表着贫穷、落后、峒场、山旮旯……没有媒婆愿意为可爱的小伙做媒,即便拎走三斤五花肉、一只鸡,口吐莲花,美言美词,姑娘大多望山却步!不知情的人听了可爱村的地名时,瞬间理解为风光旖旎风姿绰约之可爱之地。饭桌上,朋友前,介绍某某是可爱村的,脸刷地红了,像做错事似的,自卑,自责,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可爱村的祖辈们在九分石头一分土的石头缝里求生存。140个农户,450人口,十多种姓氏,分别蜗在34个山包里。人均一亩旱地,山民在贫瘠的土地上播种玉米、黄豆、旱谷等农作物,同时补以猎牧,日子大多温饱不济。
1998年,修通了离顶新村最近的内兄屯沙石路。1999年全村通电。2006年,大部分屯接通了山泉水。2004年,生源太少,学校取消。2013年出了第一个大学生。这就是可爱村2013年前的生活状态。群众很满意这样的生活条件了。
显然政府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可爱村群众的行路难、饮水难、赶圩难、上学难、用电难、温饱难等的问题……
2012年4月26日,河池市开发扶贫“整乡推进”启动誓师大会在大安乡可爱新村召开,这是一个里程碑的日子,可爱村成了大安乡扶贫攻坚的重点战场。
领导决策,政策倾斜,干群推进。政府用一套组合拳,在短时间打造了一个可爱新村——花园别墅,街道整齐,草木葱茏,流水潺潺。从可爱旧村走到可爱新村,15公里,群众用几辈子也无法翻越。1976年,群众自发迁移,后因耕地、宅基地、周边关系问题没法解决,以失败而归。这是一次灾难性的迁移。物质和精神双重受挫。
2012-2014年扶贫工作的强力推进,连拉带拽,连赶带架,两年时间“逼着”群众踏上了幸福彼岸。山民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但他们永远想不到日子会突然好得让他们不可思议!千年愁的水、电、路、学、医等多重难题,政府用“搬迁”两字彻底解决。群众感恩唏嘘……
扶贫的方式方法途径很多,可爱新村的“整体搬迁”有土安置无疑是最温暖最贴心的。离城区不远,离乡土最近,进可攻,退可守。老家的耕地,生态公益林,老房子保留……把根留住,把温暖留住,把那份乡愁留住!
送给群众安生的平台,保留群众怀旧的地方。这是一份最漂亮的扶贫答卷……
90户选择了有土安置,59户选择了无土安置,进城买房,3户原地建房。进城定居无疑是一个大胆的选择。城市的狼性竞争,残酷的优胜劣汰,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果日渐显现。
有一家光棍三兄弟,40-50岁间,只有老大健康正常,是个老猎户,老二智障,老三身残,老大一人在山里种地种菜游牧为生,有低保,过日子不花多少钱。见到别人蜂拥地往山外的世界跑,他们也跟风,贷款买房。入住新房后,才发现吃喝拉撒都要掏钱,水费电费物业费每月准时扣缴,几根葱花,一把青菜,没钱不行。卫生间堵塞,臭水溢出来,被邻居臭骂,出去了找不到回家的路,找不到自家的房门……
他们在山里疾走如飞,在城市的水泥地板上却迈不开脚步。城市与他们隔着鸿沟,隔着千山万水。
收拾包袱,打道回府,住着山里的木架房,夯土墙,灰瓦草屋,烟火熏燎,火塘的味道,泥土的味道,烟草的味道,牛羊的味道,他们熟悉这样的味道,喜欢这样的味道,人的味道,家的味道。
面对山石嶙峋,猿嗥狼吼他们不会恐慌。即便老死山中,也心定神闲。请我们理解这样的胆怯和懦弱。
那一天午饭后,我和市文联的韦副主席在可爱新村里转悠,看到一位大哥在房头的菜地里蹲着薅草,韦副主席问了他家人的生活就业情况,他说,儿子媳妇去广东打工,他和孙子住这里,接送孙子上下学,老婆在老家养蚕……韦副主席最后问了一句,你觉得老家好还是新村好?大哥不假思索地说:都好,各有各的好!
这是一位长者的最诚实的回答。家乡情愁可见一斑。
梁斌先生《红旗谱》对农民对失地的深刻描写让人震撼:严志和拖着病体,眼里淌着泪水,一个趔趄跪在“宝地”上,匍匐下去,张开嘴,啃着泥土,咬嚼着,伸长了脖子,咽了下去……
如今农民的土地以各种形式被征用,拆迁、流转、租让,每一次都是撕扯和割裂,留下大大小小的创口……大多时候农民失去了选择和呐喊的权利。不是所有的中国农民都像可爱新村的农民有这样的福利——有土安置!
我悄悄地问了谭支书一个忌讳的问题:搬迁来新村的村民,百年之后怎么办?谭支书说,我们已留下一块地……活着不容易,死了也不能草率打发。中国人之所以累,就是为活着的自己建房,为死去的自己修坟。
搬进了新村,住到城里,可爱旧屯的人越来越少。谭支书每年还组织群众回去修路,因为山里有他们的土地、山林、老瓦房、鸟鸣虫啾、羊咩鸡叫、清风明月,有永远不能迈出山门的特殊困难户,还有割不断的乡愁。
所有的搬迁都充满了故土难离的悲情,是心灵的纠缠和撕咬,是对根的告别,对未来的不可预知和迷茫……
可爱新村的有土安置,让我们抚摸到扶贫政策人性的温暖。当我们每天都高喊着大干快上时,有时也要停下脚步倾听弱势群体的心灵诉求,定下心来,谨慎选择,铿锵前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韦峭)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于2019年9月8日至16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记者日前从广西体育局获...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