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产业 激发动力 形成合力 环江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
环江讯近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总要求,通过强化“六个聚焦”,大力推动脱贫攻坚进程。截至2018年底,该县3年累计减贫4.8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9.56%下降至2018年底的6.64%。
聚焦“精准”方略,抓好高质量脱贫。围绕“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见效精准”,按照“缺什么就补什么、急需什么就解决什么、资源条件能干什么就谋划什么”的要求,精准规划扶贫项目,并聚焦极度贫困村,对项目进行细化分解。全县共编制了12大项26个类别1570个子项目库,覆盖全县12个乡镇143个村(社区)19089户贫困户70510名贫困人口,同时带动7475户29050名群众增收,总投资达36.08亿元。
聚焦产业发展,抓好稳定脱贫。坚持“短平快”与“中长远”并重发展的路子,让扶贫产业实现长短结合,2016年至2018年共投入产业扶持资金2.5亿元,受益贫困户达24415户。通过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创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扶贫产业园、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增收产业园、脱贫户后续稳定增收产业园等“三大园”,力促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稳固脱贫。极力打造“菜牛”品牌,按照“发展牛产业,壮大牛经济,培育牛品牌,融入牛文化,塑造牛精神,做好牛文章”的发展思路,建立5个菜牛品种改良点,大力发展菜牛产业化综合开发示范项目。截至目前,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产业覆盖率达98.53%,所有村级集体经济产业项目覆盖率100%。
聚焦动力激发,抓好自主脱贫。积极开展政策宣讲、树立典型、感恩教育等活动,解决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出台《关于开展精神扶贫激发内生动力的实施方案》,引导群众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以“全国扶贫日”为契机,开展“三方”见面活动,当日在全县12个乡镇开展“三方”见面活动60余场,4500人次参与。2018年11月,利用易地扶贫搬迁户统一搬迁入住的时机,在安置点开展“七个一”感恩主题教育活动,让和谐、感恩、自立、自强的精神在贫困群众中传递。
聚焦社会力量,抓好合力脱贫。不断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扎实推进人才支援、资金支持、产业合作、劳务合作等六个方面的工作,2018年,广东帮扶环江资金3502.4万元,投入贫困村光伏发电产业、教育扶智、住房保障、就业扶贫等项目。同时,与中直帮扶单位中国科学院实施异地科技扶贫开发研究与示范项目合作,共同组建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实施贫困地区沼气池、水柜、通村公路、坡改梯建设等项目,帮助群众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种草养牛,营造生态林,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处理、新农村风貌改善等,打开了异地科技扶贫、生态重建与生态扶贫的先河。
聚焦技能培训,抓好创业脱贫。2018年,针对香猪、菜牛、特色水果等传统优质产业开展培训63期,受训群众1万多人次;在县城区及重点乡镇举办现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7000多个;在“就业援助月”活动中,入户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印发《用工信息手册》2万多本;深入乡镇、社区(村委)开展维修电工、焊工、中式烹调师等技能培训,完成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2300多人。
聚焦民族团结,抓好融合脱贫。该县注重引导搬迁移民群众在共居、共事、共学中弘扬“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毛南山乡随处可见。该县思恩镇陈双村双乐组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寨,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特色水果及乡村生态旅游产业,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村各民族和睦相处、亲如一家,被自治区评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并获得“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荣誉称号。(蒙宏谯)
新闻推荐
利剑出鞘扬正气 环江县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纪实 本报记者 冯敏桂 通讯员 林长龙 谭峰
自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按照中央、自治区和河池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撒天网,出重拳,以决战决胜之志和...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