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屯: 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本报记者 高东风 通讯员 谭 峰 文/图
毛南族傩面传人方文展(左)和花竹帽传人谭素娟(右)在南昌屯一起切磋技艺。
毛南族发祥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村民祖孙三代在一起编织花竹帽。
南昌屯一角。
戴着花竹帽的毛南族少女为客人献上祝福的红飘带。
特色村寨——南昌屯。
第一次到毛南族发祥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中南村南昌屯,要追溯到2014年新年那天。应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的邀请,记者有幸与来自广西区内各地的500多名专家、学者和摄影爱好者参加迎新年纳福联欢活动。置身毛南族人民心中的圣地,目睹象征团结勤劳、寄托幸福安康的毛南族“耀桑旗”迎着灿烂阳光冉冉升起,心中也升腾起对毛南族文化研究、探寻的欲望。从此,南昌屯就成了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近日,记者再次走进初秋时节的南昌屯,探访掩映在群山、河流、稻田、花海之中的毛南族心中的圣地。
历史悠久特色村寨
南昌屯毛南语叫“耀桑”,意思是毛南族发祥地的根就在这里。当年毛南族祖先谭三孝从原籍湖南常德府武陵县几经迁徙来到南昌,安居落户,并与当地人联姻,其后代世世代代从这里繁衍,并逐步发展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南昌屯距下南乡政府驻地4公里。全屯有3个村民小组,91户352人,以毛南族为主,大部分都姓谭。全屯耕地面积298亩,以农业为主,主种水稻、玉米,部分种桑养蚕、养殖菜牛及山猪传统产业。
南昌屯作为毛南族的发祥地,距今已经近500年的历史,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当地毛南族群众重视宗族文化,统一姓氏为谭姓,后山谭姓先祖墓群保存完好,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时尊崇朴素的宗教文化,傩文化源远流长。
毛南族是我国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风情浓郁,花竹帽、傩面舞、分龙节、特色建筑等传统的文化元素使得毛南族大放异彩,毛南语、民歌、传说等反映出毛南族人民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2014年9月南昌屯被国家民委列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保护和传承毛南民族特色,环江县多措并举,围绕以“毛南为主,特色为先,全面为要”的旅游开发思路,全力打造毛南特色村寨,助推经济发展。
民居风格独具特色
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道路上,感受着南昌屯保留了近500年的传统建筑风格。据了解,一般家庭房子主要是干栏式泥瓦结构和石瓦结构,家境比较好的家庭主要是泥砖建筑,其门窗、门槛、石柱和屋檐上都雕刻有精美的图案,大部分的雕刻融进了本民族的美好传说,还有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蕴含着丰富的寓意。
近年来,为保护和发扬毛南族文化,当地政府在保留原有民族文化元素的基础上,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着眼点,以“毛南村寨印象”为基点,将南昌屯纳入“整乡推进”风貌改造项目来抓,联合财政、旅游、扶贫等部门分工协作,整合各项资金1000多万元,对南昌屯进行80多栋民房民族风格立面装修,对屯内道路、小溪、广场等进行改造,传承保护毛南族特色民居。
经过全面装修后的房屋门窗、门槛及屋檐等精美图案,依旧保留着毛南族民居的传统特色。在装修过程中,坚持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屋顶、飘檐、封山墙、花窗等重要部位,统一毛南族花竹帽等建筑元素,沿袭毛南族古建筑风格,体现出传统建筑之美。村民谭小香说:“别的村子是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我们屯是石板路铺到了家门口。”
风景如画世外桃源
初秋时节,南昌屯上空蓝天白云,空气清新,难得的好天气,也是拍摄南昌屯美景的最佳时机。随着无人机盘旋升起,空中俯瞰南昌屯,周边群山环绕,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通往大山深处,块块碧绿的稻田与溪流河谷穿插其间,特色民居与周围的山势相呼应,构成一幅寓传统文化、现代田园风光于一体的风景画卷,展示了生态民俗博物村、毛南族印象大观园的美好意境。
行走在南昌屯石板路上,欣赏着道路两侧随风摇曳的黄色花朵,宛若行走在美丽的花海,令人心旷神怡;穿屯而过的小河边,一条充满着毛南族民俗风情的廊道,成为欣赏南昌屯美景的“观景台”。蹲在河边,倾听着流水、鸟叫、蝉鸣和古朴民居的倒影,在波光粼粼中,尽情地享受着世外桃源般的田园生活。
传统民俗传承创新
同行的下南乡党委书记覃纯果告诉记者,南昌屯除了特色民居外,南昌屯最具有毛南族文化特色的代表元素要数毛南语、分龙节、傩文化、花竹帽。如今,南昌屯是毛南族分龙节活动的主会场之一,期间,各种民族工艺制作(花竹帽编织、傩面雕刻等)、体育竞技(同顶、同背)以及祭祀等丰富的活动竞相上演,扣人心弦,节庆氛围十分浓厚。毛南族分龙节是毛南族祈神保佑丰收的传统节日,于每年农历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龙日)前后举行,活动一般持续三到五天,是毛南族最古老、最盛大、最重要的节日。每年,富有特色的毛南族分龙节,都会吸引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来感受和探秘神秘的毛南族文化,分龙节已经成为外界了解毛南族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窗口。
毛南族经典大戏“傩面舞(肥套)”也是分龙节期间表演的“重头戏”,因其神秘性、民族性、原生态与唯一性,于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傩面舞”影响力的日益扩大,这一传统习俗已经走出南昌屯,变成了国际性的“傩面舞汇”,是一年一度分龙节不可或缺的节目,成为当地传承“非遗”的重要渠道和方式。
毛南族称花竹帽为“顶卡花”,意为“在帽底编织花纹”。花竹帽是毛南族群众用当地盛产的金竹和墨竹蔑子编织而成的,具有工艺精致,花纹美观,帽形大方,结实耐用,为毛南族群众所独有。花竹帽制作比较考究,编得细密、匀齐,不透光,不漏雨,帽子形状大方,精巧新颖,显得十分俏丽美观,是毛南族群众心灵手巧的最具体展示。
覃纯果告诉记者,下一步南昌屯还将集中建设包括毛南族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等一系列配套设施,把南昌屯打造成具有民族特色,可以传承和宣传毛南族文化的旅游基地。未来的南昌屯是一座以体现毛南族农耕习俗为主,集生产生活、民族特色民居为一体的民俗村,是体现毛南族文化特色的大观园,实现毛南族特色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新闻推荐
环江讯9月3日,经过帮扶民警与校方的密切沟通和帮助,面临辍学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镇困难学生蒙建杨、蒙建龙兄弟终于挎上...
环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