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创新农村餐饮 移风易俗的探索与实践 □ 欧丽娟 韦宏达

河池日报 2018-08-31 08:58 大字

当前,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受传统风俗习惯影响,农村家庭自办宴席现象越来越普遍、频繁。凡是有婚丧嫁娶、乔迁、升学等必大操大办,把红白喜事变成争容斗面的“竞技场”,铺张浪费不说,还给很多并不富裕的家庭增添了经济负担,“因吃致贫”,令人痛惜。更可怕的是,由于农村后厨条件简陋,卫生差,食材来源杂乱,餐饮用具未经消毒重复使用等,存在很多食品安全风险。为此,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经过两年的努力,探索出了农村集体聚餐监管移风易俗新路子,工作成效和经验得到自治区和国家食药监总局的充分肯定,2017年在全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交流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2016年环江大安乡食品药品监督所荣获“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全国唯一一个获奖的乡镇监管所。

一、创新举措

1.破旧立新,设立村移风易俗理事会及移风易俗公共服务食堂。通过“县局支援一点,乡府拨付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方式利用闲置学校、移民旧厂部等场所在大安、思恩、下南等5个乡镇建立了16个移风易俗公共服务食堂。环江县食药监局共投入23余万元,为公共服务食堂配置餐具、桌椅、冰箱、炊具,并相应成立移风易俗理事会,理事会常务理事由村干、各村民小组长、党员组成,公共服务食堂由理事会进行管理。

2.完善细则,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将全县12个乡(镇)划分成五个片区,形成监管“网格”。每个“网格”明确了对应的县、乡食品药品监管人员、村协管员、屯信息员,各村移风易俗理事会召开群众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移风易俗理事会章程》和《移风易俗理事会实施细则》等,对集体聚餐操办的程序、酒席规模、酒菜的标准、打礼的额度、监管的办法、财物的管理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做到承办、消费、管理、服务明明白白,实现了村民自治。

3.加大投入,强化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全县12个食药监管所均设有快速检测实验室,投入70多万元为12个乡镇所配强食品快速检测设备,实现了全县12个乡镇监管所的规范化建设,对食用农产品开展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项目的快速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置不合格的食用农产品,确保餐饮食材安全。

4.加强培训,组建厨师队伍。乡镇监管所对乡村厨师进行登记备案,目前已备案22名。乡村厨师持有效健康证,每年需参加食药监管系统举办的食品安全培训一次(以上)。如有红白喜事,宴席事主聘请乡村厨师作为酒席主厨,主厨向事主提出卫生菜谱和指导意见,乡镇食药监所人员对加工流程进行监督指导,有效降低了餐桌风险。

二、创新成效

1.成立移风易俗理事会,对农村50人(以上)集体聚餐进行有效监管。移风易俗公共服务食堂,解决农村聚餐场地卫生条件差,食材来源杂乱等问题,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实现全县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重大事故“零发生”。

2.解决村民办宴席相互攀比导致的“返贫”囧境。成立移风易俗理事会,传统良风良俗既得到很好的传承,又革除了农村餐饮大操大办、盲目攀比等诸多陋习,有效解决村民因吃致贫、返贫的囧境。2015年以来,我县村民在移风易俗公共服务食堂共举办节俭型红白喜事宴席500余场,聚餐人数6.5万人次,同比节约200多万元。

3.移风易俗风尚,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移风易俗理事会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富口袋与富脑袋相统一,为村民节省了大操大办宴席的开支,激发了村民树立文明乡风的热情,今年开年已有3个村自发递交成立了公共服务食堂申请,6个村咨询相关事宜。广大群众在精神上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殷实,村容更加美丽,乡风更加文明。

(作者单位:环江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新闻推荐

水稻熟 收割忙

眼下正是水稻收获的季节,近日,在大安乡河嘴村,田间到处都是金灿灿、沉甸甸的稻谷。村民们趁着晴好天气,利用收割机加紧对水稻...

环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