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化 培养大国工匠 河池4位“草根艺人”走上首府高校讲台

河池日报 2018-06-02 01:05 大字

图为毛南族傩面传承人方文展(左一)向学生们传授傩面制作技艺。记者 高东风 摄

本报讯(记者高东风通讯员张冬冬)5月30日,《北欧时报》第5版整版报道了河池市韦启初、罗华清、方文展、姚亮等4位“草根艺人”走上广西高校讲台,传承非遗文化,培养大国工匠的新闻,报道一出立刻在广西高校间刮起一阵“最炫民族风”。

5月24日至27日,应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国商院”)邀请,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铜鼓铸造大师韦启初,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剪纸传人罗华清,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傩面传人方文展,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教师、仫佬族使者、音乐铜鼓传人姚亮赴国商院讲学。

第一次走上大学讲台的韦启初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们介绍铜鼓产生、发展、用途等,特别是其对传统工艺的探索、创新,以及屡破世界最大铜鼓吉尼斯纪录的故事,赢得了学生们的阵阵掌声,也激发了学生们争做大国工匠的强烈欲望。

该院信息工程系16级产品艺术设计班学生刘家义深有感触地说:“以前就听说过广西是铜鼓之乡,但对铜鼓知之甚少,听了韦老师的课,让我知道了铜鼓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民间艺人攻坚克难的不服输精神,我也想像他一样做一名为国争光的民族工匠。”

刚刚参加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归来的非遗项目毛南族木雕技艺(傩面)传承人方文展向同学介绍了文博会的盛况,以及毛南族傩面在文博会上受到中外客商热捧的情景,勉励学生们心中要有民族文化的根,才能更好地为国效力。

仫佬族剪纸艺人罗华清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妇”,成长为八桂天工奖金奖的获得者,再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会员,走过了一条艰辛而漫长的路,她对仫佬族传统文化的坚守感动了到场聆听讲课的中外学生。

来自阿尔及利亚的留学生米都感觉剪纸太神奇了,他一边缠着罗华清传艺,一边兴奋地说:“中国的剪纸太神秘了,剪出的人物、动物像真的一样,我太爱这门技艺了。”

姚亮的课程互动性、趣味性强,特别是他在几分钟时间里,和同学们组成了以铜鼓为主、配有沙锤、手鼓等乐器的“乐队”,演奏了《山歌好比春江水》《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民族文化博大和神奇。

姚亮说:“几天的授课,我们把民族文化的精髓传授给学生们,让他们感受到民族文化旺盛的生命力。同时,通过媒体的传播,也把国商院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大国工匠的办学理念传递到瑞典、丹麦、挪威、冰岛等北欧国家,展现了国商院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了信心。”

新闻推荐

家有“虎妻”常施暴 丈夫诉离获支持

环江讯一提到家庭暴力,人们往往会想到受害者应该是女方,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有一女子长期为生活琐事对丈夫屡施家暴,丈夫忍无...

环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