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他们摆脱相对贫困?

攀枝花日报 2018-04-03 06:43 大字

目前,常州市农村青年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候鸟族”,他们一年中多数时间在镇上、城里工作生活,只有节假日才回到父母居住的农村,而且大多不务农事。也有不少经济条件不好的农村家庭,子女外出打工,留守家中的父母都是“5060”人员,就业困难、收入偏低,家庭相对较为贫困。

如何帮助农村“5060”群体?常州市武进区洛阳镇管城村村民许小兰较早关注到这一现象。在武进区扶贫办、武进区农工办的指导下,她本着“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富”的理念,创办了合作社,利用“5060”人员农活做得好的特点,领着他们从事优质水蜜桃规模化生产,带动6个村民小组100多户相对贫困农户种植水蜜桃,实现户均年增收3.75万元。

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农民,许小兰在致富的道路上,主动牵手乡亲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水蜜桃是洛阳镇的传统产业,不少村民屋前屋后都会种些桃树,“5060”人群虽然重活干不了,但料理果树得心应手。不过,这些村民的桃树品种不同、产量不同,既没有销售渠道,也没有品牌,每年桃子上市,只能零散卖给上门的贩子,价格被压得很低。

针对这些情况,许小兰租下4个村民小组的100多亩土地种植桃树,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引导农户发展优质水蜜桃产业,利用自身优势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合作社牵线搭桥帮他们找收购商,一亩桃可以卖到3万元左右。如果自己卖给上门的贩子,只有1.5万元左右。”许小兰说,她为合作社和周边农户提供水蜜桃包装箱,只收取成本价,还利用人脉为农户寻找收购商。她还定期邀请科研院所专家免费为农民提供水蜜桃种植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义务发放技术资料,将自己的生产经营用房作为培训教室,5年来共开设培训班10期,受训农民超过500人次。

5年来,许小兰不仅带动合作社35名社员就业创业,还积极带动管城村许家头、马家头、中巷、罗泽、前巷、小村上等6个自然村,牵手100多农户种植水蜜桃250多亩,按照亩均年收益1.5万元计算,帮助农户实现户均增收3.75万元。

(吴同品 童华岗) (据《常州日报》)

新闻推荐

“改革效果怎么样, 关键要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改革效果怎么样,关键要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最终要落脚于更高效的为民谋利、为民办事、为民解忧的机构建设。”——全国政协委员、长江大学副校长郑军。“存在的障...

环江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