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环江再生稻每亩效益比双季稻高400元

河池日报 2017-11-14 09:18 大字

 

环江讯 种水稻像种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一茬,播种一季可实现双收。近日,广西绿海种业有限公司在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洛阳镇团结村种植的100亩再生稻再获丰收。经过实际测产,头季亩产干谷达506公斤,第二季亩产干谷达580公斤。

走进洛阳镇团结村种植再生稻的农田内,成熟的稻谷连成一片,远远望去,遍野铺金,稻秆被沉甸甸的大穗压弯了腰。“今年8月10日,第一季再生稻成熟,我们收割过后,过不了多久,割过的稻桩又会发出新芽、结出稻谷,现在第二批稻谷又到了收获期。”洛阳镇农业推广站负责人韦奋进介绍,第一季水稻成熟的时候,会有一些腋芽,在原有根系的基础上,这批腋芽将再次生长、抽穗,大约3个月后再次成熟,可以收割第二季。

“与双季稻相比,再生稻省工又节约成本,还能提升稻米品质。”韦奋进介绍说,种植再生稻能错开季节,提升农机使用效率。随后,韦奋进算了一笔账:种植再生稻,以一亩农田为例,头季稻需要种子100元、肥料农药250元、机收90元,小计440元。而到了再生季,只需肥料40元,机收90元,小计130元,总计570元。而种植双季稻,两季所需成本约为900元。同时,因为再生稻的生长环境避开了高温,病虫害较少,无需喷洒农药,从而提升了稻米品质,因此价格也会高些。“综合算下来,与双季稻相比,再生稻的效益每亩要高出400元左右。”韦奋进说。

“再生稻适合阳光和热度不够种植两季稻、种植一季稻又绰绰有余的地区,具有省种、省工、高产、高效、米质好、收益高等优点。”该县农业局局长覃定当介绍,目前,再生稻栽培技术已被作为全县农技重点推广项目之一,种植应用面积日益扩大。图为获得丰收的再生稻。

谭海涛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环江有个 可爱村□覃日泉

可爱新村一角。我与可爱村的初识,是2002年我初到大安乡工作时。当时,第一眼瞄见乡府墙上地图“可爱村”三个字,脑中瞬间就涌现出中学课本上的一段话:“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

环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