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孩时代, 鼓励生娃还需如何发力? 围绕托育等问题,代表委员为广西落地三孩配套政策建言献策
两会之声热点话题
南国早报记者郭燕群李艺/文邹财麟/图
“三孩时代”来了,国内多地相继研究出台有利于降低家庭生育养育负担的政策,广西后续配套支持措施如何落地也备受关注。自治区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从托育说起,多方建言献策。
1现状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不足
3岁以前的孩子谁来管,是很多双职工家庭都会遇到的难题,带娃成本高也成为年轻人“不愿生”的原因之一。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实施后,为缓解由此产生的问题,国家和地方鼓励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资本提供托育托幼服务。广西一些企事业单位也开始了探索,例如,位于南宁市双拥路的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幼儿园,开展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的试点工作,招收3岁以下的孩子入园。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区经营范围中含有“托育服务”的市场主体共计2375家,有164家机构通过了县级卫生健康部门备案。据2019年的调查数据,全区3岁以下婴幼儿数已超200万,实际入托率不到4%,远远难以满足广大家庭的需求,更难达到普惠和就近入托的需求。
自治区妇联主席刘咏梅代表认为,按照国家和广西的规划目标要求,到2025年后,全区覆盖城乡等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按每千人常住人口拥有托位数4.5个的目标概算,全区“十四五”期末托位数应达到23万~24万个。我区托位或将存在巨大缺口。
2困难场地资金等制约用人单位办托育托幼
如何让“最柔软的群体”得到“最安心的照护”,托育服务已成为全区广大家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一些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由于各种政策性文件没有明确资金来源,无法将政策落地。即便已开办托幼服务,也面临一些现实困难。
1月17日,南宁市某区直单位的职工寒假托幼班准时开班,为期20天,接收的孩子从5岁到12岁不等。职工张先生表示,托幼班是利用单位空闲的活动室,不是专业的幼儿活动场所,有很多需要临时改造的地方,一些改造无法处理的铁皮柜、玻璃门等,仍存在安全隐患。托幼班容量有限,无法满足职工的需求,出于安全考虑也不敢招收5岁以下的孩子。
张先生说,开办托幼服务的企事业单位需要自己承担费用,没有独立的预算,有的单位只能当做“员工福利”进行支出,担心会有不妥之处,让现有托幼班难以为继,希望在提倡企事业单位开设普惠托育服务的同时,也明确好资金、管理标准等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
缺少托育专业人才,也是制约因素之一。崇左高速公路运营有限公司一名职工告诉记者,公司办的寒暑假托幼班也曾想过找专业的托育师,这样3岁以下的宝宝也能入班,但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无奈之下,公司只能将入班孩子的年龄限制在3岁以上。
3建议发动社会力量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对于托育难题,刘咏梅代表建议对现有的政策文件进行补充完善,比如明确支持有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开设母婴室和托幼室(所),采取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等形式,聘请专业人员提供寒暑假期托育托管服务,所需经费从部门预算经费或经批准的专项资金等既有预算中统筹安排。
她建议各级政府将“鼓励用人单位创办母婴室和托育托管服务设施”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支持家庭“敢生能养”。她还建议大力推进托幼一体化服务模式,统筹规划新建幼儿园资源布局,进一步明确新建、改扩建、迁建以及共建配套的公办幼儿园要按一定比例设置托班数量;对于开设普惠性托幼班的民办幼儿园给予补贴,提高民办幼儿园办托幼班的积极性。
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方面,她建议通过以奖代补、税收优惠、租地优惠、一次性扶持等鼓励方式,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个人建设一批方便可接送、价格可接受、质量有保障的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重点办在社区、学校、园区、医院等职工密集的地方,丰富托育服务类型。整合各级国有资产系统管理的楼宇、商铺等资源,发展非营利性托育点,能让普通工薪阶层、进城务工人员用得上、用得起。
4献策多措并举落实“三孩”配套政策
除了托育托幼,三孩配套政策还需要如何落地?作为基层医护人员,河池市凤山县妇幼保健院院长王彩艳代表说,自治区有相关文件要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等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但目前相关幼儿托育服务人才正在培养中,成熟一个才能复制下一个,人才缺口较大。希望能加大对这类人才的培育、培训投入,明确人员的编制、归属问题等。
南宁市十四中校长石鹏代表说,近年来,女教师的比例逐年上升,很多学校的女老师占比达到了60%左右。放开二孩以来,遇到女教师怀孕生产,学校通过聘请临时顶岗老师补充人手,但现在各学校都在“抢”顶岗老师,合适的顶岗老师越来越难招。
石鹏代表建议有关部门针对学校等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研,通过研判和测算,给各地教育系统一定数量的“弹性编制”用于调配;同时建立“顶岗老师资源库”,让符合代课资格的人员,如退休教师等群体入库,也让女职工少些后顾之忧。
北流市自来水公司妇女和卫生健康部主任李柏杏代表认为,降低三孩生育成本,需要家庭、社会、用人单位共同努力。例如,很多女性担忧生育三孩后会影响自己的工作,如果用人单位能得到相应的政策补贴,分摊这部分成本,从而保障女性的就业机会,有助于提升女性的生育意愿。此外,对一些有生育意愿的灵活就业女性,也希望未来能有政策解决她们自己缴纳生育保险的问题。
新闻推荐
本报凤山讯(记者/卿要林通讯员/黄震罗晨敏)近日,凤山县举行2022年一季度重大项目建设“开门红”集中开(竣)工仪式,全力推进16个...
凤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