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有界 幸福无界 沙埠镇分界村的脱贫故事
本报记者 周顺彬
在脱贫攻坚道路上,郭胜强(左)和群众在一起 本报记者 周顺彬 摄
“你们不是外地人,而是居住在这里的钦州人,让大家一道脱贫,是我们的责任!”4月15日,进村入户动员时,钦南区沙埠镇分界村第一书记郭胜强再次说出这番话。
这个名叫“万亩场”的屯,居住着300户来自河池市凤山、都安等县的乡亲,他们是在自治区1997年实施的首轮异地安置脱贫工程中搬迁来的,现居住在钦灵一级公路旁。来钦22年,尽管乡亲们发扬了“东(兰)巴(马)凤(山)”红色革命老区人特别能吃苦、特别敢拼敢闯的创业精神,但仍有贫困户123户,421人处于贫困线以下。“我煮了两锅甘蔗酒等你!
郭胜强来自市应急管理局,2018年走马上任分界村第一书记后,面对这些讲着河池口音白话的乡亲,暗自下决心帮助他们在“第二故乡”实现脱贫,在钦州打造西部陆海通道枢纽城市过程中,同本土钦州乡亲一道迈向富裕的康庄大道。“邻镇有桉树除草、施肥、砍树等务工信息时,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屯里。”分界村支书龙艳华说,河池来的这些新成员如何在新家实现增收,她和郭胜强一样焦急,除了农业务工之外,像钦南区福利院、钦南区工业园企业的招工,他们也为万亩场屯的贫困乡亲争取到了众多岗位。“在以钦州为核心的北部湾改革开放大潮中,租地种树只是一个发展途径,大家还要扩宽思路。”在入户过程中,郭胜强不厌其烦,频频动员贫困乡亲们多方融入钦州发展浪潮中,并从中找到新的增收途径。“大儿子韦德星现在木片厂工作,工资也从1000多元涨到了3000多元。”从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庙乡搬迁而来的壮族老者韦成边告诉记者,他出生于1947年,全家四口人中有两名是残疾人,但仍有信心在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实现今年脱贫。
如今,结对帮扶韦成边一家的中国人民银行钦州市中心支行已筹措了6万多元为他“打气”,而韦德星自己也攒了1.5万元,他说总不能只让帮扶单位和第一书记操心,自己的事也要“当自强”。目前,占地60平方米的新建房已开始施工。“我煮了两锅甘蔗酒,新房奠基和竣工时,哪怕是吃青菜,郭书记你也一定要来和我们喝两杯呀!”当郭胜强一次次从韦成边家出来时,韦成边拉着他的手,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韦成边坦言,原来居住的河池老家,屯里四处都是大石山,行车十分危险,而现在家门口就是钦灵一级公路,没有理由不主动改变现状和大伙一同奔小康。
“总要靠自己努力!”
在分界村的贫困户中,万亩场屯就占了81%,全村的脱贫工作是否能如期完成,关键就在这个屯。村干部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奔赴在路上,立争从思想上动员,让乡亲们在融入钦州发展大环境中,早日实现脱贫致富。“原来在老家做过苦工,一天13元的工资,并且用工的地方也不是很多。”彭鸣新在2002年才从河池市凤山县三门海镇搬迁到万亩场屯,回忆起在老家的境遇,他觉得有力也无处使。
而如今,仍在脱贫致富路上日夜兼程的他,找到了改变命运的“发力点”。在郭胜强的动员下,他全心投入到养殖生猪行业中,已是屯内有名的养殖户,存栏生猪200多头。“去年仅此一项,我就获得了5000元的奖补,加上卖猪的收入,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他说。
郭胜强告诉记者,通过工作队员的持续思想动员,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不断得到激发,不再因为身份和地缘问题有所顾虑,全力投身于改变生活的大潮之中。
如今,彭鸣新生育的“移二代”的两个孩子,女儿已被安排到沙埠镇政府任信息员,儿子也通过钦州丰富的务工渠道去到广东务工,开始自己的新征程。“总要靠自己的努力,国家的帮助只能是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这位凤山来的高山汉族一语感动了入户的郭胜强和队友们。据彭鸣新介绍,目前万亩场屯的乡亲们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有5、6户新购了小汽车,在钦州成长的第二代人已有40多人在市区上班,“移二代”已成长为融入第二故乡的“钦一代”,在城区买房置业已渐成主流。
采访结束时,郭胜强告诉记者,虽然乡亲们的脱贫积极性已被他和工作队的同事们调动起来,但仍不敢掉以轻心,还要继续把其他配套的工作抓紧抓好。目前,仅万亩场屯,就已争取2.5万元资金打了两口深水井,并修建了储水池,屯内500多位乡亲终于用上了自来水。下一步,继续理顺屯内与原管理公司广西钦州沿海农工贸公司的关系,明确土地权属,使乡亲们发展无后顾之忧,又成为郭胜强的新工作目标。
新闻推荐
凤山讯4月17日5时左右,凤山县乔音乡弄相村塘邦屯发生一起岩石崩塌地质灾害,造成8户村民房子损坏,1人死亡。据弄相村委一名村...
凤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