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五个三”工作举措 凤山推进扶贫产业与村级集体经济融合发展
凤山讯凤山县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积极探索,采取立足三个依托、坚持三个强化、推行三种模式、注重三个突出、健全三项机制的“五个三”工作举措,开创了扶贫产业和村级集体经济“双融合、双促进、双发展”的良好局面。2017年,全县特色扶贫产业总产值超10亿元,村级集体经济百村同步发展,实现了全覆盖、全达标。
立足“三个依托”,培育壮大扶贫产业。依托资源禀赋发展扶贫产业,充分发挥农林资源丰富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壮大扶贫产业,先后引进万寿谷公司、博隆公司、润达制药等龙头企业,发展核桃鸡、百香果、中草药等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依托自然环境发展新兴产业,利用自然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和健康教育等新兴产业,打造“寿源凤山·画里田园”全域旅游品牌。
坚持“三个强化”,激发发展动力。强化政策引导,出台激励政策,加大对扶贫产业扶持力度,调动群众发展扶贫产业积极性;强化队伍建设,把政治素质好、“双带”能力强的优秀党员选为村“两委”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实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培训工程,增强村“两委”干部的市场经济意识和“老板经理”意识;强化村企合作,把98个村(社区)打造成特色产业的“生产车间”,把龙头企业发展成为特色产业的“加工销售车间”,通过“村企联盟”共同推进特色产业发展,构建完整产业链条。
推行“三种模式”,增加集体收入。推行“入股搭车”模式,分享“股权红利”,按照每个贫困村100万元、非贫困村50万元标准,全覆盖安排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本金7300万元,突出引导带动主导产业发展;推行“村办项目”模式,获取项目“管理红利”,在全县推行“整合资源、下放项目”工作,把分散在扶贫、发改、交通等部门的小型惠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下放到村一级,由村民合作社组织实施,节约的项目管理费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推行“自办产业”模式,开发“产业红利”,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获得产业红利,服务产业发展获取收益,村民合作社利用农村电商平台,收购、包装、销售群众核桃、油茶等特色农产品获得收入。
注重“三个突出”,提高攻坚实效。突出党建引领,积极推进农村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开展“五村”创建活动,抓好基层组织建设这个核心,推动党建引领特色产业扶贫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突出产业融合,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突出利益联结,推广“企业+合作社(村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企业与合作社、农户建立股份合作的紧密联结,或建立订单、购销合同等半利益联结,将企业与合作社、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风险共担、利益均沾。
健全“三项机制”,促进规范管理。健全资金风险防控机制,设立政府、企业、银行三方共同监管专户,加强对入股企业财务监管;健全村集体资金管理机制,出台相关制度,严格村财乡管、公开透明,规范村级集体资金使用管理;健全资金使用监管机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将村级集体资金使用纳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专项整治、县委巡察重要内容,作为基层党组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考评内容,强化失职问责。(杨秀富)
新闻推荐
□《广西日报》记者廖庆凌“虽然挂职结束了,但我将一如既往地关注河池、服务河池,为这个民族地区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为...
凤山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凤山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