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十大百万”产业风生水起 脱贫攻坚精准有效 凤山推进“六大行动”提升发展后劲 本报记者 黄开均 通讯员 黄德胜

河池日报 2017-09-20 20:31 大字
 

近日,龙艳妮利用休假时间,来到凤山县凤城镇才劳村定叔屯的才劳百香果庄园,和亲友们来了一场“乡村游”,“交通条件大大改善了,正好带女儿来体验体验。”龙艳妮开心地说。

2016年底,凤山县出台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后,李强以300元/亩的价格,向当地11户农户流转了46亩坡地种植百香果,其中有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个月要请20天的工人,每人每天120元工钱,预计今年收入20万元左右。”才劳百香果庄园负责人李强说,现在正准备成立合作社,争取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

今年以来,凤山县有3000多户贫困户受益于“十大百万”扶贫产业,542户贫困户通过林下养殖肉鸡实现增收脱贫摘帽。截至目前,该县共投放林下核桃鸡苗103.2万羽;完成核桃高产示范基地建设3.32万亩,新造油茶林2万亩;完成新植百香果1.5万亩、桑苗新种补植1817亩;建立长寿、生态富硒产品农业示范基地总面积达5370亩。

为有效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该县积极融入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核心区建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优质山泉水开发企业创建知名品牌。今年上半年,“凤山县核桃产业(核心)示范区”获自治区四星级核心示范区,“凤山县长洲优质富硒养生稻产业示范区”获自治区首批乡级示范区,该县还于今年3月入围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县行列。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之年,围绕全年脱贫摘帽14个村和7279个贫困人口的奋斗目标,该县抓住易地扶贫搬迁难点,加快安置房项目建设,完成投资2802万元,完成融资1779.47万元;盯住村集体经济发展要点,投入4800万元扶持48个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全面启动农村脱贫攻坚基础设施交通、水利大会战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屯级道路、安全饮水、危房改造建设,上半年在建屯级道路56条79公里、危房改造105户、集中供水工程76处、水柜4335座。

“十大百万”扶贫产业风生水起,脱贫攻坚目标措施精准有效,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让凤山县社会经济提升有了后劲。今年上半年,凤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75亿元,同比增长6%;农林牧渔业完成2.78亿元,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增长2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23亿元,增长10.5%。

“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凝心聚力、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建设廉洁政治,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必然要求。”凤山县委书记廖锦成说,今年以来,凤山县全面推动从严治党“两个责任”落地,持续从严执纪问责,深入推进县委巡察,强化民生资金监管,抓好中央第三巡视组巡视广西“回头看”、审计署反馈意见建议的整改落实,认真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在推进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建设方面,该县编制完成生态红线划定方案并提交自治区环保厅审核,全面逐步停止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良好完成上半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质监测等各项指标,有序推进盘阳河源头30个重点村屯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建设。

为营造团结和谐的社会生态,该县坚持“围绕发展抓稳定,抓好稳定促发展”的思路,以化解矛盾纠纷为抓手,突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导向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平安凤山、法治凤山建设。今年一季度,凤山群众安全感为95.39%,排全区第4名;今年4月,该县被评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

新闻推荐

“零一本”县级中学困扰 如何摆脱“0” 创造了“零一本”历史的广西凤山县,今年仅两人达到一本线 广西有不少这样的县,整个县一本上线仅几十人,甚至个位数

循环学生●最富裕家庭的孩子或者成绩最好的孩子,会被送到南宁、柳州●次一点的去河池●差点的也要送到周边教育质量相对较好的区县●区分往往从小学和初中开始●留在凤山高中的3000多名学生不具备...

凤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凤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