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农村妇女“蝶变”建筑工地女主管 黄凤龙走出大山打工,勤学苦练本领干事业

南宁晚报 2022-03-09 08:28 大字

?黄凤龙(左)在工地指导工人作业?本报通讯员陈开琼 摄

■本报记者刘增璇 通讯员陈开琼 龚勋

“老板娘,这个位置的内架钢管立杆搭设间距是多少?”“这个楼板位置立杆间距是1米,步距按1.5米来搭设。”在中建三局二公司承建的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工程项目工地,黄凤龙指导一名工人按方案要求搭设钢管内架后,转身又忙着和其他工人交代各种细节。黄凤龙是在该项目主体劳务公司里负责钢管和模板的主管,也称带班。身为建筑行业劳务单位中为数不多的女性管理者,工人们都亲切称她为“老板娘”。

巾帼不让须眉工地模板女能手

常年在建筑工地上干活,黄凤龙的脸被晒得有些黝黑。目前,她在劳务公司里负责钢管和模板的带班,手下有60多名工人。每天,黄凤龙在所负责的施工区域安排钢管内架和模板搭拆工作,这也是施工中混凝土质量保证的关键工作。搭模板作为混凝土结构中一种临时性的支护结构,在整个施工工艺中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支模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经过多年历练,黄凤龙如今已是这项工作的一把好手。

“老板娘,地下室模板拆下了放哪里?”“先整齐堆码好,我安排塔吊吊出来。”记者近日在中建三局二公司承建的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工程项目施工现场见到黄凤龙时,正是工程地下室拆模板和转运的时候。这时她既要监督工人安全作业,又要检查工人是否按规范拆模,减少损耗,提高模板周转率,节约成本。在现场,黄凤龙总是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细心地给一线工人进行指导。

采访中,黄凤龙不时要打电话、回微信沟通工作或者看图纸、指导工人协调工作,一刻不得闲。

勤学苦练学本领大胆闯荡接工程

今年48岁的黄凤龙,是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人。10年前,她和大多数农村家庭妇女一样,结婚后一直在家种地以及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几个孩子。

都安瑶族自治县曾经是广西极度贫困县,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之称。由于种地收入微薄,家庭主要收入靠黄凤龙的丈夫在工地上打零工,年收入不足4万元,生活过得十分拮据。10年前,黄凤龙在小儿子上一年级后,决定外出打工,改善家里生活。她和丈夫一起在工地打杂工,不管活多脏多累都去干,而且能干好。

黄凤龙说自己是幸运的,在第一个工地当杂工时,老板觉得他们夫妻俩吃苦好学,就让他们继续跟着做工。之后,他们争取到了去工资较高的木工班组干活。夫妻俩暗自定下目标,边做边学。白天在工地干活,丈夫向管理人员学习,晚上回来教黄凤龙。他们先从平时干活的模板支设工艺和规范学起,学习脚手架立杆间距等搭设要求及工艺,再学会如何在方案规范的要求下进行算量、了解施工成本。

一年多后,靠着自学加现场实践操作,黄凤龙夫妇已经熟练掌握脚手架和模板搭设规范和要求。见时机成熟,他们大胆尝试出来承包工程。最开始,他们带着10个人先在老家的小工地接工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因为口碑好,队伍慢慢壮大。

靠双手自主脱贫书写女性精彩篇章

随着黄凤龙夫妇团队做的工地项目越来越多,施工质量越做越好,广西一家大劳务公司看中他们的施工品质,一直带着他们跟随民企、国企单位做工程。如今,黄凤龙夫妇带领的团队已扩大至60多人,带领都安老家60多户人家一起打拼,实现了自主脱贫。

在建筑行业里工作10年,从在家种地打零工、年收入不足4万元的贫困家庭,到现在家庭年收入超30万元、家里还盖起两层楼房,黄凤龙夫妇通过勤学苦干一路逆袭,带领老家一小部分人富裕起来。黄凤龙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了女性朋友的精彩篇章。

新闻推荐

谭连乔 用爱心点燃瑶乡孩子希望

谭连乔,女,毛南族,1969年6月生,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水力发电总厂退休职工。助人为乐类20多年来,谭连乔致力于公益事业,发起组...

都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安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