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浸润校园 绘美人生底色

广西日报 2022-03-02 09:07 大字

韦宣合韦靖虹

“先用两片竹篾叠成十字形,双手并用,采取挑一压一的方式将竹篾伸展向四周。”都安瑶族自治县地苏镇丹阳小学韦艳老师一边详细解说竹编技巧一边给学生做示范。新学期开始,该校的民族藤编特色课堂又迎来了一波波孩子。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编织小工艺品,享受民族藤编的乐趣,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其乐融融。

藤编是该县的特色致富产业,产品远销世界各地。据该校校长韦家成介绍,学校早在2007年就将这项民间文化引进校园并开设编织的地方课程,2010年,又增设了“巧巧手乐园”工作坊,课程逐渐步入正轨。“藤编进校园,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全校‘人人知藤编,人人爱藤编,人人乐藤编’的良好氛围,”韦校长笑着说。2022年1月5日,丹阳小学制作精美的《走进丹阳》民族藤编,荣获广西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一等奖。

这是都安瑶族自治县探索美育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发挥美育“磨刀石”“催化剂”的作用,加快打造美育课堂,为瑶山学子绘美人生底色。

提高教师“塑美”水平。该县拓展研修路线,通过专家引领、名师送教、青蓝工程结对、实施提质培优计划,培训图音体美教师超900人次;深入开展课题研究,6个美育科研课题成功立项,在各级各类美育刊物公开发表美育文章20余篇,进一步提升了美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同时,充分利用东西部交流协作资源,邀请北京矿业大学、深圳宝安区18名美育讲师到都安县讲课15次,有效提升教师“塑美”的水平与能力。

营造学校“养美”氛围。该县教育局双管齐下,营造富有美感的校园环境。依托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造及能力提升项目,投入资金8600万元改善农村学校美育教学条件和基础设施配置,90%以上学校都建有学校舞蹈室、美术室、艺术活动室等美育场所,配齐配足全县365所中小学校多媒体及音响设备。各校园人文环境布置立足“美”,开设美育长廊,建设书香文化角,处处启发美和表现美,真正让一面面墙壁、一条条走廊成为“会动的画”“无声的诗”,不断创建“养美”环境。

夯实学校“育美”阵地。该县把美育课程开展情况纳入专项督导,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通过问学校、问家长、问学生,确保学校严格落实课程标准、教师严格按照课表上课、学生校内学足学好。同时,融合“双减”政策,坚持美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积极为学生搭建“美”的平台,开设合唱、舞蹈、朗诵等15个课后服务项目,参与学生达10万余人,师生们参与美育的热情高涨;开设民歌、竹编、抛绣球等20余项特色校本课程,打造“地苏藤编”“壮语民歌”等10余个特色项目品牌,特色校本课程不断丰富完善,学生在课程中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创造美,提升了美育的广度;该县还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持续开展中小学生“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系列红色活动、“四史”进校园、红歌比赛等活动758场,进一步拓展美育的深度,夯实学校“育美”阵地,提升美育育人功效。

创新学生“评美”机制。该县教育部门将美育工作纳入对学校的经常性督查、常态化指导,印发相关文件,着力建立“学校自评、片区互评、部门测评、社会抽评”的系统性、综合性、科学性的评估体系,将学校自评结果与片区互评结果相结合,专业指导与社会建议相结合,创新“评美”机制,助力学校美育发展提档升级。

“下一步,我们将多措并举深磨美育工程,将美的种子播洒到每位瑶山学生心中,让每一个孩子在感受美中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茁壮成长。”都安瑶族自治县教育局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广西都安:“天路”纵横助振兴

这是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东庙乡境内的盘山公路(12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位于桂西北大石山区的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素有“石山...

都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安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