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是大事,家里你多担待” 追记都安县地平村第一书记黄景教系列报道之四 本报记者 杨合 张锐锐 韦玉厦

河池日报 2020-07-02 22:18 大字

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地平村村部,“脱贫恐后、致富争先”的大标语赫然醒目,黄景教的干部去向牌永远定格在“下队”一栏。“为了扶贫,黄景教书记全身心投入,的确达到了‘争先恐后’的境界。”地平村主任卢森康含泪说。

2016年2月6日,黄景教驾驶一辆老面包车到地平村报到,把行李搬进房间一放,草草用了午饭后,由村干部做向导,开始走村串户,迅速进入驻村第一书记角色,并以最快速度对村情民意了然于胸。

要致富,先修路。为此,黄景教不辞辛苦地在坑洼不平的屯级路上来回奔波,利用每月回县城的时间,向后援单位、相关部门作汇报、提诉求……几个月下来,修路资金落实下来了,他的老面包车也光荣报废了。

群众脱贫离不开项目的支撑。黄景教又驾驶着在有限的生活费里省钱买来的摩托车,组织加弄、加忙和地平等6个队的群众组建养鸡场,成立农民养鸡专业合作社……群众增收了,他的新摩托车也变成了“老爷车”。

自担任地平村驻村第一书记后,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黄景教长期住在村委会一楼的宿舍里,二楼就是办公室。他早已决定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

地平村委距离都安县城95公里。2018年12月,妻子下岗,自己仅有几千元月薪,黄景教不得不贱卖了县城的一套房子,购买一辆越野车,以方便扶贫。

有了新车,黄景教“奔跑”的劲头更足了。“黄书记不是在扶贫,就是在扶贫的路上,每家每户他至少走访过4遍。不到1年时间,他的新车就跑了22579公里。”扶贫工作队员梁韬说,黄景教平时生活很节俭,但在扶贫上却很“豪爽”,有时为了赶时间,山路坑洼不平,他一点也不心疼爱车,轰一脚油门就过去了。不到1年时间,他的新车至少换了2次轮胎。

虽然地平村离老家德雅村很近,但黄景教“舍小家为大家”,很少有机会回去看望70多岁的父母;虽然频繁往返县城,但黄景教屡过家门而不入,以至于偶尔回家,小女儿总是搂着他的脖子不放,怕爸爸“走丢”。每一次分别,小女儿总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再来我家?”

虽然很少在家,但只要听说有地平群众到县城办事,黄景教总是千方百计拉他们到家里坐坐,亲手炒几个家常菜招待他们。“我前来作陪不下四五次了。”大姐夫黄峥说,自黄景教到地平驻村扶贫后,家里人很少有机会吃上他的拿手菜“豆腐焖鱼”,除非有贫困户到来,他们才有这份口福。

“景教,你到村里去,一个月回来不到两三次,这个家还像个家吗?”去年重阳节,黄景教因为“忘记”回家团聚,妻子石彩田守着饭桌抱怨。

“扶贫是大事,很多群众目前还没有水喝咧,需要我协调处理,家里的事请你多担待些。”黄景教满怀愧疚地安慰道。

去年12月27日,亲属为黄景教入殓时,发现他在家里竟然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他的衣物全部留在了村里……”石彩田泣不成声,“景教生前每次回来,都抢着做家务,我知道,他是用这种方式来弥补,每一次我都默默地看着他做,又默默地看着他离开。以前,我总觉得景教亏欠这个家太多,现在才觉察到他的良苦用心。”

“地平不脱贫,坚决不走人。”这句话是黄景教来到地平村后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他在村部时跟干部说、跟党员说,入户时跟农户说,回家时跟家人说。

这句话他说出来了,也做到了。地平村脱贫前夕,黄景教的干部去向牌永远定格在“下队”一栏。“虽然黄书记不在了,但我们要像他那样,坚决把扶贫的战旗扛到底!”回忆起曾经的亲密战友,梁韬热泪盈眶。

“请给地平村吧,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生前,黄景教把自己宝贵的4年年华献给了地平扶贫事业;身后,妻子石彩田婉拒了所有的慰问金,“待小女儿长大懂事,我一定带她到地平,让她重温父亲的大爱。”

新闻推荐

西部计划志愿者情系八桂书写使命

“小谢老师,您可以教我外语吗?”这是都安高中一位学生发来的信息。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谢程坤,如今来到都安瑶族自治县...

都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安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