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人生在党报

南国今报 2019-12-03 15:51 大字

广西第一届工农通讯员暨读报组代表会议留影纪念。资料图片

□韦炳旺

1994年11月18日,我的第一篇人物通讯《韦副村长,你走得太匆匆》在广西日报刊发。这篇通讯当年还荣获该报举办的“我们身边的共产党员”征文比赛三等奖。这是我参加工作的第四个年头,当时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我当时在都安瑶族自治县一个最边远的山村任教,那里舞文弄墨的人都说,见报一篇文章是很难的。那时,我每月爬山路到乡邮政所,自费订阅广西日报。几位同事背后嗤笑我“花钱换‘纸堆’,不值得”。不管别人怎样议论,我还是坚持走自己的路。

当时写稿是用圆珠笔一字一字地写在方格纸上,然后小心翼翼装入信封,买上2角钱邮票贴上,投到乡邮政所。寒来暑往,我用心用力用情走过了一段又一段坎坷的人生路,从一个平台跳到另一个平台,无不渗透着报社给予的勇气和力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25年来,报社编辑、记者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办报的方针没变,坚持以质量选稿,坚持办报的热情和育人的温馨。他们热心帮助通讯员提高业务水平,黄克超、覃宝先、王雷、苏超光、莫义君等记者、编辑时常下到基层,热心帮助我们通讯员。我每次领到稿费,总和躺在病床上的慈母分享喜悦。

随着信息量的扩大、广西日报扩版,我从起初年见稿量8篇增加到12篇、20篇、30篇不等。去年,叔叔帮我搬家,他发现了广西日报社颁给我的诸多荣誉,逢人便自豪地说:“侄仔从1995年到2016年,连续20多年被广西日报评为先进、优秀或十佳通讯员。”

往事历历在目。“炳旺股长,从今天起,我给你加个担子,要学会‘弹钢琴’,因为岁末年初各项任务多。一是你继续做好全县重点宣传报道,以及各乡镇的跟踪宣传工作;二是你协助办公室抓报刊征订,特别是广西日报等重点党报,你要动脑筋抓落实。”2006年12月13日,时任都安瑶族自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韦莹请我到办公室,语气凝重地部署重要任务。

离报纸征订截止日期只有十多天了。我马上跑到办公室查看,发现广西日报落实了1051份,还差500多份呢!怎么办?问题出在哪里?我翻开花名册一看,19个乡镇均征订没到位,我急得直冒汗。“地苏镇唐宣委你好,请你尽快安排征订扫尾任务。”我这头电话过去,那头回音:“我们现在在搞冬种,你先不急……”

能不急吗?我当即跨上两轮摩托车,直奔各乡镇。那时我胆大,首先敲开乡镇党委书记办公室大门,得到一把手“重视‘政治任务’”的批示。接着找到乡镇宣委,宣委服了:“书记过问了,给时间了,没事,一定完成县里下达的任务!”一个星期以后,进度上来了,超额完成广西日报征订任务16份!我才安心睡觉。

2007年6月的一天,地里玉米苗正抽穗结苞。我到最偏远的保安乡一个瑶族聚居山村采访,路上发现路边一块平地上100多名瑶胞宰猪杀羊摆祭品,围着一群道公、魔公敲锣打鼓,一起庆贺漂亮神庙的落成。那天晚上,突然刮风下雨,第二天地里禾苗全部被刮倒、折断。我回来赶快写下《神庙不灵》稿件投稿,第五天广西日报刊发。我第二次到那里,群众对我说:“韦通讯员,我们看到广西日报的批评,从此我们相信科学,不信迷信了。”

广西日报是我人生中最好的伴侣。因身体原因,2016年底,县委同意我辞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职务,任县社科联主席。到任正逢报纸征订,尽管网络发达,但我依然不含糊地征订广西日报,因为它是我难分难舍的良师益友。

得益于良师的引导,给我打牢写作、编辑根基,我主编县委的《都安社会科学》期刊,既能写好调研文章,又能排好版,每年出版两期,每期十多万字,得到县委领导赞赏。去年8月25日,自治区社科联召开第八次代表大会,都安期刊具有地方特色、突出新时代的亮点得到表扬。

在广西日报迎来创刊70周年之际,作为最基层的通讯员,我衷心祝愿这份党报越办越实用,越办越出彩,也期盼更多读者和写作爱好者从中获取更好更多的实惠。

新闻推荐

开展学校食品 安全联合检查

都安讯为进一步解决食品安全领域中的难点问题,健全监管机制,11月1日,都安县瑶族自治且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县公安局、教育局...

都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都安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