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217个贫困孩子点亮希望之灯 记第五届自治区道德模范候选人田本乾

北海日报 2019-05-01 10:18 大字

25年的爱心助学,217个孩子的爸爸,几万公里的长途驱车,数不清的悬崖攀爬……田本乾,北海市海城区白屋社区一名普通党员。他以一个父亲的舐犊爱心和一个共产党员的博大情怀,为贫困孩子点亮了一盏盏希望之灯。

1994年,年仅24岁的田本乾跟随市领导到都安瑶族自治县扶贫。当时,田本乾是北海市棉纺厂的一名职工,月工资只有130多元。但他却选定了都安弄它屯的2名孩子作为资助对象。田本乾每月仅留下40元生活费,其余的钱都花在了这两名被资助的孩子身上:每个月固定资助每个孩子30元,还定期去看望他们。

1995年,辞去棉纺厂工作的田本乾去广州学习加工不锈钢门窗等技艺。他的打工收入增加了好多,资助的孩子也多了起来。1998年,资助对象已由最初的2个增加到60个,费用也随之翻倍增加。“我好担心,怕钱不够用,我自己不吃不穿都可以,但是我不能让那些小孩没钱读书。”田本乾向我们表露了当时自己的心情。于是,他努力尝试各种挣钱的方式。回到北海,他一边做不锈钢加工,一边还搞起了养殖——养鸡、养鱼、养龟,随后开起了餐馆。凭着敢拼敢闯的不服输劲头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所投资的行业几乎都有收益。这样一来,他的收入开始稳定下来。有了经济能力,田本乾的心思又活泛起来,想法也更多了。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把山里的孩子带到北海,亲自抚养他们。

合浦县沙岗镇裴屋寮村庞姓四姐弟因家庭变故长期无人照料,缺衣少食。田本乾多方奔走,与村委会、民政、公安等部门协商,并征得四姐弟母亲的同意,把四姐弟带到北海照料,并联系学校,让他们在自己的身边读书,开启新的生活。

被他接到身边照料的,还有凤山县的东存、东英姐弟等。这么多年来,田本乾接了一批又一批,把这些非亲非故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切切实实担负起父亲的责任,对于那些不能接到身边的孩子,田本乾不但给予资金的资助,还同样给予孩子父亲般的关爱,常常驱车几百公里,以孩子家长的身份参加学校里的家长会。每年最起码去看望两次孩子们,寒暑假还接他们来北海相聚,让孩子们享受家庭的温暖。

爱心助学25年从未间断过,田本乾至今先后共资助了217个孩子。这些孩子圆了读书梦,实现了田本乾“把孩子带出大山”的誓言,不少孩子考上了大学,有的还考上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西大学……

而最令田本乾欣慰的是,他所资助的学生都有一颗感恩的心。2012年,已经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40多个孩子,相约回北海看望“田爸爸”。看到他仍在为助学忙碌,已经工作了的廖红、李小飞、陆兴等提议,每人每月都回捐一点钱给“田爸爸”:用田本乾的名字办一张银行卡,大家定期或不定期地往卡里打钱。截至目前,参加回捐的孩子已有59人,账户余额不断增长,但田本乾却分文未动。2018年9月,田本乾成立了北海市蓝田爱心助学协会,而这笔钱就存入该爱心协会,他希望有更多的贫困小孩得到及时资助。

新闻推荐

春雨中的桃花都安县地苏镇上江小学三(1)班 唐嘉慧

春天的小雨迷迷蒙蒙,如牛毛,如细丝,如花针,悄悄地洒在桃树上,洒在鸭脚树上,洒在柚子树上,洒在芭蕉树上——我们沿着乡间小路,一路...

都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安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