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三年未了情 广西大学师生调查组重返贵州榕江县小记
蒋钦挥
在庆祝广西大学90华诞前夕,在贵州省榕江县的摆奶苗寨,男女老幼聚集村头,十多个小伙子吹起芦笙,几十个姑娘头戴银饰,穿起节日的盛装,唱起苗歌,跳起了民族舞蹈,以最隆重的仪式,迎接阔别了七十三年的广西大学师生调查组。其中,102岁的老奶奶张玉芝拄着拐杖站在最前头。
说是阔别,因为抗战时期的1944年,由于日寇入侵广西,西大西迁榕江。战乱中师生不忘社会责任,次年二月,黄现璠教授带领十二位学生,沿着兽迹小道,爬山涉水,来到大有乡一个苗寨做调查。七十三年过去,由于黄现璠教授生前留下的资料只提到“1945年四月初,我带领西大学生组成‘黔桂边民考察团’,到榕江大有乡一带考察”,具体地点语焉不详。这几年,西大校方虽然几次派人去榕江“认亲”,考察地却无处寻觅。好在县政协原主席赵顺静、榕江一中原校长吴昌智和县档案局张登奎三位同志有心,为了考证历史,多次深入苗寨,终于在今年7月4日找到了摆奶村。原来,“大有”后来成了“腊酉”,再后来又划归了八开镇。他们还找到了当年接待黄教授的房东张玉芝老人。
张玉芝的身份证证实她今年102岁,但耳不聋、眼不花,拄着拐杖尚能走,普通话能懂,只是牙口稀疏,表达不顺畅。于是村支书廖庆文代为翻译。
她告诉笔者:他们十多个人到来是在农历二月,余老街当甲长,家里住不下那么多人。因为我们两家是表亲,余家住了六位学生,便带一个老师和六个学生到我家。其实我家是村里最穷的。我丈夫朱老夺忙招呼他们进屋,腾出一个房间。他们带有被子行李,自己动手搭了两个铺。摆奶村周边当时有四五个苗寨,几十户人家。白天他们到寨上走访,晚上回来吃饭。那时我家住的是木皮房,两个小孩最小的还不会走路。没有肉招待他们,吃的是自己种的菜。那些学生很懂礼貌,做事好勤快,一来就把我家打扫得干干净净,又帮忙挑水,把水缸装得满满的。他们送给我家两包盐,每包像粽粑那么大。那时盐巴好金贵,我都舍不得吃。
几十年前,余老街与朱老夺均已作古。但张玉芝老人还记得,广西大学师生在她家住了两晚,临走时,还送了一把票子(法币),说是饭菜钱。张老太说:“他们是好人啊。走了以后,我常常问我丈夫:你经常帮人扛木头到县城,遇到他们没有?丈夫说:日本人走了,他们回广西去了……”
七十五岁的吴昌智和张登奎是第四次到摆奶。座谈中,我们得知西大师生用筐带了两筐盐,每到一家调查就送一包。抗战时期,斗米斤盐,盐巴珍贵得很,村民把盐(岩盐)吊在火坑上,煮菜时放在汤中晃一下,就算放了盐。
摆奶村离县城二十四公里,最高海拔一千多米,山连着山。村民说,过去不通公路,去一趟县城要走七八个小时,不晓得七十多年前那些学生走上来,吃了多少苦。如今,到县城的路除了一段是泥巴路外,大多是水泥路,只要五十分钟就到县城了。
不过,我们在村里见到的大多是瓦房,可见村里的富裕程度还不高。张玉芝老人仍住在当年的房子里,只是木皮已换成了瓦房。她和余老街两家的孙子倒是在旧房旁边建起了楼房。
如何让苗寨脱贫致富,考察组领队黄庶冰与曾在都安瑶族自治县挂职任县委副书记的林西平老师,积极地向廖支书调查民情,了解村里的经济支柱并寻访脱贫路子……
暮色四合,我们告别摆奶苗寨,村民们相送到村头,仍然依依不舍,叮嘱下次再来、多来,说是虽然历时数十年,两省相隔千里,但是当年结下的那段情谊还在!
新闻推荐
都安讯11月30日晚,都安瑶族自治县团委联合检察院、教育局、防艾办、疾控中心等单位在都安职业教育中心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
都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安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