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推动扶贫产业增量提质

广西日报 2020-06-08 06:52 大字

本报东兰讯(记者/韦鹏雁通讯员/刘廷智)在东兰县花香乡坡索村的乌鸡养殖产业园暨乌鸡产业孵化器基地内,一批刚投放的鸡苗正茁壮成长,预计每年可产乌鸡10万羽和240万个鸡蛋。6月3日,致富带头人韦月楼介绍:“通过统一管理和饲养,扩大了规模、提高了品质,整个产业提升了档次。”

东兰在实现脱贫摘帽后,坚持“四个不摘”原则巩固脱贫成果,尤其注重抓好扶贫产业的增量提质,在保障产业规模的同时,通过引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电子商务等举措,延伸扶贫产业链,拓宽销售渠道,确保贫困群众长远增收。

实施以奖代补巩固产业规模。出台特色产业以奖代补扶贫政策,激励贫困户自主发展核桃、板栗、油茶、鸡、桑蚕以及猪、优质水稻等种养业,全县油茶种植26.4万亩、核桃28.9万亩、板栗32.5万亩,桑园种植4.61万亩,优质稻7.9万亩,“三特”水果种植2.3万亩,全县特色产业覆盖96.39%的贫困户。

引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产业增效。引进广西立腾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广西东兰贵隆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渝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公司,探索“公司+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依靠资金入股、托管托养、反包倒租等方式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肉鸡、食用菌、花椒等特色种养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74个,带动8600多户贫困户增收。

发展电子商务拓宽扶贫产业销路。建设县级服务中心和县级物流配送中心,每个乡镇都建成电子商务服务站,建成村级服务点100个,覆盖109个行政村,覆盖率达89%,其中有61个站点建在贫困村,为农产品销售解除后顾之忧。

新闻推荐

在东兰土司历史中,它始于宋,横跨元明清三个朝代,终于民国,共有866年的历史,韦氏土司更换4处衙署…… 荒野中的土司遗迹□ 本报见习记者 潘 剑

时间一跃千年。夏天已经来临,红色东兰大地上,夏蝉在树上鸣叫,摇晃在热风里的树叶,在阳光照射下,如微波粼粼。地上,还是那般热闹...

东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