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走出生态渔业发展新路

广西日报 2021-10-19 07:46 大字

无人机镜头下的巴追村“六谷梅花岛”。 获得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大化大头鱼。

本报记者廖庆凌通讯员韦哲潘金秀文/图

按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定位和发展要求,大化瑶族自治县对红水河上的大化、百龙滩库区及岩滩电站库区主河道1.24万多个网箱全部清理。碧波荡漾的大化、百龙滩库区被列为禁养区。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持续推动渔业振兴?

“让鱼儿‘登陆’转型。”广西盛博渔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克说。该公司在贡川乡龙眼村建设一个占地7亩的鱼塘,主要引用山泉水养殖鲈鱼。

“但是场地有限,无法再扩大养殖规模。于是陆基养殖的设想产生了。”梁克说,几经辗转周折,盛博渔业公司掌握到华中农业大学陆基圆形池养殖新技术新方法,并于去年在大化镇流水村岜雷屯建设陆基圆形池养殖基地。

“每个池子一次可养出商品鱼3500公斤左右,今年4月首批鲈鱼上市,共5.5万公斤,销售额150余万元,纯收入30余万元。”梁克笑着说,“目前,第二批鲈鱼正在销售,预计有7.5万公斤。”

记者看到,这是在陆地上采用工厂化车间式的养鱼方式。养殖基地的几个厂房里,共排放大约60多个直径在8米左右的圆形池。通过将地下水抽取到圆形池里养鱼,并通过“微滤机—氨氮分解池—植物、动物过滤池”等水质净化系统进行过滤,使其达到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后循环使用。

在广西盛博渔业有限公司的带动下,广西肖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贡川乡贡川村下柳屯新建投产陆基圆形池18个,古河乡弄法村群众新建投产陆基圆形池10个,县城周边分散养殖户新建投产陆基圆形池25个。大化农业农村局水产站站长韦汉英说,今年陆基圆形池产鱼量预计达340吨,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养殖、就业的作用明显。

对于涉及岩滩、北景、乙圩3个乡镇的拥有9.6万亩库汊水域的岩滩库区,大化根据水生态承载能力,划分出59个可养殖区共3.1万亩,并已开发养殖区51个,其中30个可养殖库汊内已开发拦网养殖49处共1万余亩。

在北景镇那色村音圩屯,记者看到,以前网箱养殖的库汊,已由新成立的音圩合龙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改为拦网养殖。合作社在800多亩库汊水面上,再圈拦一个区域,将投放的鱼苗养殖到能够竞食的样子,将其放到拦网的大水面库汊里生态养殖,成为红水河现代生态渔业(核心)示范区。在库汊东岸,大化建成北景镇红水河—东盟国际垂钓基地。该示范区已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四星级园区。

大化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启先说:“生态转型、渔旅融合,能够推进淡水健康养殖产业提质增效。我们正全力以赴开展这项工作。”

在乙圩乡巴追村六谷养殖区宽阔的库汊水面上漂浮着一朵占水面达30亩的美丽“梅花”。实际上,这是一个组合型养鱼网箱,是村民韦德勇精心设计创造出来的,美其名为“六谷梅花岛”。

梅花岛从里到外分为五层,集渔业生产、休闲体验、水质净化于一体。中间的一层为游客、养殖户休息观赏平台,红瓦盖成的凉亭成为“梅花”的“花蕊”;第二、第三、第四层分别为观赏性鱼类养殖区、经济鱼类养殖区、净水鱼类过滤区;第三层和第四层之间设置水草种植环道;第五层为梅花的“花瓣”,种植水葫芦进一步净化水质。

这个“梅花”,仅仅是韦德勇拦网生态养殖场的一小部分。该养鱼场面积1450亩,是岩滩库区最大的生态渔业养殖场。

“这是大化创建二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示范项目,韦德勇投资200多万元,政府通过渔业油价补贴调整资金给予补贴90万元。”黄启先说,“这样,更好地推动渔旅融合,壮大产业。”

据悉,目前大化已有4个养殖场获得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今年该县渔业产量预计逾1.6万吨。

新闻推荐

大化聚焦就业这一民生根本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保障有就业意愿者有岗位

本报大化讯(记者/廖庆凌通讯员/韦哲)“今年以来,大化开展‘学党史践初心稳就业助振兴’主题实践活动,推动农民工就业工作做...

大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化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