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极度贫困县走出网络扶贫新路
本报大化讯(记者/韦鹏雁)11月3日,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伟平村的韦荣敢,带着今年新产的旱藕粉,来到广州百艺城展出,有需要的顾客扫码下单即可。入冬以来,他忙着旱藕粉的加工和销售。韦荣敢的作坊是当地最大的旱藕加工厂之一,去年产旱藕5000公斤,带动20多户贫困户种植。韦荣敢说:“这几年电商兴起,销路打开了,乡亲们旱藕种得越来越多。”旱藕是伟平村的重要产业,全村种植面积300亩。
大化是自治区党委网信办确定的全区两个网络扶贫试点县之一。该县抓住机遇,积极探索网络扶贫新模式、新路径,大力实施网络覆盖、农村电商、网络扶智、网络信息服务和网络公益等网络扶贫五大工程,着力建设城乡远程在线诊疗、中小学“智慧教室”、“易红火”电商平台等项目,打造形成“源味红水河”自主农产品鲜活品牌,取得良好的效果。
实施网络覆盖工程,推动实现信息全覆盖。该县坚持路网、信息网“两条腿”走路,实施贫困村网络行动计划,以92个贫困村为重点,推动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有线和宽带网络进入乡村,降低贫困地区入网门槛和使用成本,提高贫困地区互联网覆盖率。
实施农村电商工程,建设脱贫致富新平台。大化抓住成为“2017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契机,建设中国(大化)红水河电子商务城县级公共服务中心,在全县16个乡镇建立电商物流和电商服务站,配套1个电商物流服务中心、1个县级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实现从县级物流仓储中心到乡镇物流服务站到客户,可在3天内完成配送。强化技术支撑,该县引进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建立大化电商产品控溯源服务中心,配置有农(兽)药残留、重金属、非法添加、土壤、营养等方面快速检测设备38台,解决产品检测难题,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促进电商企业和贫困村、贫困户精准对接。该县还创新发展模式,推行电子商务订单式农业,通过“党建+电商+扶贫”模式,各个乡政府与电商企业签订框架协议,并通过自主开发的“易红火”平台进行统计确认,协调企业完成履约收购。
据统计,目前已有8个乡镇和电商企业签订订单式农业合同,涵盖七百弄鸡、黑豆、旱藕粉、甜玉米等主要农产品,订单总额超过2000万元,参与种养的农户50%以上都是贫困户。线上与盒马鲜生、淘宝等展开合作,线下推进农产品进入南城百货、北京联华等商超,在全县建成60多个扶贫种养车间,带动1000余贫困户增收。
实施网络扶智工程,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和创业能力。该县建在易地搬迁生态民族新城中的新城小学,是粤桂协作项目,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占四分之一以上。今年4月,该校“智慧教室”入列全区网络扶智试点工程项目,孩子们在校内就能享受对口帮扶的深圳市宝安区,以及南宁市等区内外优质教育资源。该县的91所中小学、1300多间教室实现多媒体教学“班班通”和信息网络“班班通”,偏远地区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
此外,大化还大力实施网络信息服务工程,建立网络扶贫信息服务体系。通过医疗联合体建设,建立全县医疗卫生单位远程会诊影像诊断服务,让贫困群众享受优质医疗服务;便民化服务逐步健全,实现参保登记、个人缴费、待遇领取、权益查询、资格认证“五个不出村”。实施网络公益工程,构建人人参与的网络扶贫大格局,该县的“儿童鸡蛋计划”被中央网信办评为“网络公益年度项目”。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廖庆凌通讯员韦哲脱贫攻坚给大化瑶族自治县雅龙乡温和村带来路、房、水、电“四大变化”。经多方会战,今年底,温和...
大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大化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