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亭倚岸入梦来□陆云帅
读过一些古诗书,书页常有建筑的插画,白描的楼亭,精巧、雄奇、典雅,它们的神韵,一下勾走我的心,自此多了一份痴念。
记得小时候,家乡村头有座庙,墙是淬火的窑砖,四角雕檐凌空,屋顶盖着琉璃,有点古建筑之风。但庙是土地爷住的,地方也不大,不是人们游玩之处。想找一处楼亭,圆一把怀古的幽情,在旧时山乡,是无处可寻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得益国家恢复高考,我学成毕业,有工作做,有了一点能够自己支配的钱了。第一次出游,我冲着铭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名句的岳阳楼而去。这之后我还到过黄鹤楼、滕王阁等名阁重楼。每每览过这些建筑遗珍回到故土后,我都痴念着家乡何时才有一两处亭台楼阁拔地而起,让人们在家门口也能登高望远,把酒临风,对月当歌,一抒胸臆。
一九八八年,大化新县建立。建县之初,县城区是摆在通往南宁四级公路两旁的小街,屋舍低矮,零落破旧,最高的楼房是大化电站建设者——广西水电工程局和大化电站职工的办公楼和宿舍楼,但也少有高过五层以上的;仅有的几座楼房外墙多是洒着石米或抹着白灰,显得土而旧,散发着光阴的幽暗。当时大化最亮眼的地方,是大化电站厂房大门口的水榭凉亭,六角飞檐,瓦盖琉璃,有点古楼亭的韵味。大化人都喜欢去那里取景、拍照留念。我当时任县领导秘书,工作忙,但每逢节假日,也会携上爱人、幼子,呼朋唤友,到电厂凉亭摆摆姿势,合影留念。现在翻看老相片,很多都是在电厂凉亭前照的。
之后,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大化作为新建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国家常开“小灶”给予照顾,城乡发展速度很快跟上邻近老县的步伐。
二十年县庆时,城区大道纵横,高楼拔地而起,过去委琐破败的一隅小街已被一座蓬勃的现代新城所取代。这时,人们追求美好、崇尚高雅的风气日浓,体现在建筑上是各式特色民居和建筑造型和装饰的不断变化。但受财力限制,城区建设还不能大步跨进。此时,大化能够寻幽怀古的去处,是离县城几十里外的都阳莲花山。那片形似莲花的山谷中,有亭台,有楼宇,那些红墙灰瓦、飞檐凌空的仿古建筑,很有气势,漾满古风。但那是民间投资的佛教圣地,是弘扬佛法、听经问禅的地方。
后来,大化要打造旅游名县,县里拨款建设将军山公园,山上有多处观景楼亭,楼亭临高而建,确有雄视城阕、览尽风华的气势。从那时起,大化人想登高抒怀、拥揽亭台楼阁的雅韵,再不用去电厂或莲花山那里了。
在将军山远眺,大化城区房密如蚁,标志性的高楼,分区错落,一城繁华,尽收眼底;青流浩浩的红水河,像碧绿的彩带穿城而过,那天上来的碧水,让山城添了灵秀,引来络绎不绝游客。
纵浪大化,水流天际外,岸景醉宾朋的百里画廊,就静居于县城边,那是一个让来者顿生喜爱,叫人流连忘返的地方,每当我在将军山上的楼亭里踯躅时,就有了高处再登高的奢望。期盼着,在城区红水河的两岸,建有三两观景楼亭,浚一河碧水为流瀑,再用能源大县的电能,打造一个璀璨的不夜城。
这个萦绕于心的梦想,在大化建县三十年之际如愿了。作为极度贫困县,如何让石山群众根本摆脱贫困?异地安置是条成功的路子。上万贫困群众搬到了县城,他们依赖什么生存?大化县确立了发展康养美食,走旅游扶贫的思路。旅游业发展,会带动起服务业,贫困群众就有工做,有活干,人就搬得出来、稳得下来、富得起来。明确了方向,大化县委、县政府从打造全域旅游,创建城区4A级景区目标出发,对县城南北两岸进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安置有移民的达吽旅游小镇,临江新建的几个高档宾馆,红河两岸观景的风雨长亭,还有布努阁、和顺阁、初心阁等主要观景楼阁,均按科学规划有序建设。这些建筑不是顶取楼亭制式,就是整屋的仿古设计。大化建县三十年县庆时,几个临江重阁、观景宾馆按期亮相江边;仿古建造的达吽移民小镇掀开面纱;居民、游客漫步观景的风雨长亭重妆出镜,这些建筑或透古朴典雅,或显雄奇壮丽,大化县城像个刚做完整容手术的美女,崭新面貌,令人惊叹,叫人流连。
如今,楼亭倚岸入梦来,“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镇新形象已然呈现在世人的眼前。每每登上大化县城临江新建的亭台高阁,我常常想想,脱贫攻坚捷报频传,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下一个十年,大化又会有怎样的新变化呢?
新闻推荐
送健康 送温暖 送亲情 送帮扶 大化“四送”活动提升计生优质服务
大化讯今年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组织开展“四送活动”,切实提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水平。送健康活动。定期开...
大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化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