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乡家园”宜居宜业

广西日报 2019-03-22 07:36 大字

本报南宁讯(记者/覃海明通讯员/卜英豪)“现在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家家户户都是水泥房,有独立的卫生间,人饮、用电设施齐备,门前门后是宽敞的沥青路,还规划了小菜园。”3月18日,南宁市良庆区大塘镇太安村那廖坡“老乡家园”居民罗孟耀说。

据了解,上世纪90年代,因水库移民和生态移民,大化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的部分群众迁到大塘镇。由于以前的安置点位置偏僻,且历经20多年,安置房已破败,为此,政府将这些移民再次列入帮扶计划。2017年12月建成“老乡家园”,130户303名群众相继搬来居住。

去年以来,该城区大力拓展后续扶持措施:积极引进企业在移民安置点附近创办“扶贫车间”,吸纳搬迁户劳动力30人就业,人均月增收入1800元;引导和鼓励78户搬迁户发展产业,种植甘蔗、西瓜、番石榴、百香果、火龙果,养殖鸡、鸭、猪、牛等。在环广西公路自行车巡回赛绿化工程、那廖坡乡土特色示范村绿化提升工程、大塘镇污水处理系统工程等项目中吸纳易地搬迁劳动力100多人,日均报酬130元以上,增加易地搬迁群众的收入。

“今年我们计划在那廖坡移民安置小区建设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仓库,同时建设公共服务中心、污水处理设施等配套设施,持续为移民群众创造生产生活条件。”大塘镇副镇长刘迪说。

新闻推荐

政府工作报告给农民工送出的“大礼包”

□本报综合编者按: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政府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对于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给他...

大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化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