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山里的致富带头人□ 韦哲 蓝凯

河池日报 2019-01-15 09:06 大字

噜噜噜……黄郑熟悉而亲切的召唤声在山林里悠悠传扬之后,哔叭哔叭……不远处,一群黑香猪从山坡上蓊蓊郁郁的松林间蜂拥而下。

霏霏冬雨中,只见黄郑将黄竹草一捧一捧用力地甩到沿公路边的围栏里,泥泞的黄土变成了草绿色,随而草绿色变成了涌动的黑色。

公路的下边是间隔建成的猪舍、羊舍、鸡舍。格外引人注目的黑香猪,成群结队的在公路上边的山林间觅食。道路下边的山林间,成群结队的土鸡正在觅食,羊圈里几头黑山羊在咩咩叫着,两个山坡的沟谷间,几百只白色的鸭子格外引人注目。

这生趣盎然景象,出现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岩滩镇六说村那校屯的山坡上。

“目前黑山猪存栏共600多头,今年春节订单已达120头,计划春节出栏将达200余头。”1月13日,黄郑接受采访时说。

那校屯属丘陵地带,黄郑以前凭着勤劳肯干,每年在坡地上能种出1万多斤玉米。卖出玉米收入也是1万多元,这些收入在当时要供4个孩子完成大学学业,困难较大。

2011年,在政府的号召和帮助下,黄郑与村民一起退耕还林,并外出打工。2013年,他所种的树木长大成林。郁郁葱葱的山林,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让黄郑产生了发展林下放养黑香猪的念头。经过市场调查,黄郑了解到,黑香猪胆固醇含量低、营养丰富、色泽鲜艳,利润丰厚。因此,黄郑去环江学习黑香猪养殖技术,此后又参加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的养殖培训。

2014年8月,黄郑筹借10万元盖起了两间猪舍,用铁丝网和水泥桩把那校屯坡下的几片山林围了起来,并从环江引进10头黑香猪作为种猪开始生态放养。

“这些黑香猪每天都在山林里奔跑,运动量足,加上坚持用玉米和麦糠喂养,肉质结实,味道鲜美。”黄郑说。

2015年,黄郑拿黑香猪猪肉到南宁参加特色产业交流会,带去的3头猪肉很快就被市民哄抢一空,每公斤能卖到120元,猪骨头每公斤能卖到80元。黄郑的猪肉引起了南宁特产商的关注,不久,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特产商按每公斤50元上门收购生猪,并在南宁开了专卖店。

于是,黄郑借机成立合作社,吸收村里24户贫困户入股养殖,并利用小额信贷100万元,扩建猪舍,建设储料棚,引进黑香猪150头,扩大养殖规模。

贫困户每户以3万元至5万元的资金入股养殖,形成利益共同体。2016年,合作社黑香猪出栏100余头,收入20万元;2017年出栏150余头,收入30万元。黄郑按入股的多少,每年给每户贫困户发放2头至3头种猪。

2016-2017年,合作社先后给养殖户发放饲料费共4.4万元,股份少的每年可拿到700元,多的每年可拿到1500元。贫困户通过自养繁殖的方式,发展黑山猪养殖,合作社除了提供技术指导,还保价回收猪仔或帮助贫困户销售。目前,合作社已回收小猪崽400头,共支付款项18万元。

据了解,1月9日,合作社举行分红仪式,给24户贫困户发放黑香猪76头,这是合作社第三次发放黑香猪,先后已发放180头。

发放种猪是合作社分红的方式。“不分钱,分种猪,更能增强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村支书韦明玉说。

多劳多得,多门路多收入。秉持这样的理念,2014年,黄郑还投入3.9万元,发展养殖黑山羊48只。至2017年,黑山羊存栏量达110余只,2018年,黄郑将所有黑山羊全部出售,净收入8万余元。

2017-2018年,黄郑还先后从桂东公司引进养殖七百弄鸡6500多羽,除了饲料费,公司给予每羽饲养费3.5元。2018年,黄郑尝试放养水鸭600只,并利用两个鱼塘饲养塘角鱼。

为了方便管理,黄郑在猪舍、鸡舍、羊圈都装有监控摄像头,并在养殖点建了两层楼房。喂养、观察病情……黄郑及妻子蓝秀琼每天起早贪黑,忙个不停。黄郑的家离养殖点不到2公里,他和妻子很少能顾家,但为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夫妻俩觉得再苦再累也值得。

新闻推荐

“五老”宣讲团走进六也

1月2日,大化瑶族自治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县教育局和县文明办,组织“五老”宣讲团到“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示范基地”...

大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化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