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新闻 17名贫困生南宁寻梦 校长盼爱心人士伸援手
吴校长(中)和瑶族学生合影本报记者 林灵 摄
■本报记者 林灵
今年9月14日,对于15岁的廖丽珍来说,是一个毕生难忘的日子。在这一天,她和十几名瑶族贫困孩子一起,怀着梦想,坐着大巴,从偏远贫穷的河池大化山区,来到繁华的南宁,进入南宁市民族歌舞艺术职业学校的大化瑶族扶贫助学圆梦班学习。而一手促成这件善事的该校校长吴仕前,正在为这些孩子的学习生活费用忧心。
艺校校长创扶贫圆梦班
现有17名学生的大化瑶族扶贫助学圆梦班,是吴仕前校长今年9月设立的。这些学生都是来自河池大化县的瑶族贫困生,年龄大多在12~14岁,最大的17岁。
今年暑假,吴仕前随朋友到大化参加爱心资助活动,接触到了这些贫困孩子。他们有的是孤儿,有的来自单亲家庭,原来都在大化一所公益学校——龙万爱心家园里念书,不少人面临辍学困境,为了生活准备外出打工。
吴仕前祖籍河池罗城,作为仫佬族子弟的他,一直对少数民族文化和艺术人才的培养情有独钟。了解到孩子们的情况后,吴仕前产生了要帮助他们的念头。与龙万爱心家园商量后,他征求了孩子和其家人的意见,决定把孩子们接到南宁,在自己主办的民族歌舞艺术职业学校学习,让孩子们有一技之长。
9月8日,吴仕前再次来到大化面试了30名孩子,从中挑选了10多名有一定艺术潜能的学生,成立大化瑶族扶贫助学圆梦班,进行为期6年的艺术培训和学习。
瑶族贫困生来南宁寻梦
9月14日,13名瑶族孩子带着梦想来到了南宁。
“坐了3个小时的车,到学校时看到校长和老师在门口迎接我们,好开心。不过要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心里难免也会紧张。”廖丽珍回忆道。不过,这种紧张很快就消失了,因为这里的老师对他们嘘寒问暖,为他们安排生活和学习。
廖丽珍是大化县贡川乡龙勒村人,父母于2009年相继因病去世,和失明的奶奶一起生活,廖丽珍最小。这次,她和姐姐廖丽玲一起来南宁学习。
性格开朗的廖丽珍喜欢舞蹈、唱歌和画画,梦想当一名舞蹈家,“在这里学成后,想登上舞台跳舞,也想回大化去教孩子们跳舞”。廖丽珍很快适应了艺术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每天的功课都安排得满满的。除了语、数、英、政等文化课,主要还是学习声乐,老师除了教唱歌,还教乐理、五线谱、舞蹈、钢琴、美术和手工等。晚上还要进行晚训,写完文化课作业就排练节目。
吴仕前介绍,在这些孩子中,廖丽珍的艺术天赋和悟性都很突出,学习也很刻苦,所以就让她做了班上的主持人,还准备将她和另3个女孩打造成“山百灵”小组合。
学校费用全免义助孤儿
国庆节前,吴仕前接到龙万爱心家园老师的电话,说有4名孤儿也想来南宁学习,他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圆梦班学员增加到了17名,孩子们在校的所有费用全免。
在南宁的学习,为这些孩子打开了一扇通往梦想的大门。蓝明亮从小就有个“明星梦”,爱笑的他喜欢唱歌、跳舞,梦想有朝一日能登上大舞台。他开心地告诉记者:“这几年打算好好学习,老师说学得好还可以考大学呢。”
这个特殊的集体大部分学生都是孤儿,令吴仕前欣慰的是,孩子们都很勤奋,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来校两个多月,他们已经学会了十几首歌曲,还排练了两个壮族和瑶族的大型舞蹈。
盼爱心人士伸出援手
吴仕前告诉记者,招收培养这些孩子的初衷,是不想让他们小小年纪就失学,希望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从而改变家庭的贫困。自从把这些孩子接到南宁学习,吴仕前每天早出晚归,已经没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做公益就是要有所牺牲”。
当时,吴仕前招这些孩子来南宁上学,一腔热血地做善事,没想太多。但很快,他就感到了经济上的压力。这17名孩子的伙食费和生活费每人每个月要600元左右,加上学费、住宿费、专业服装费、保险费等费用,人均一年支出接近1万元,17名学生6年的费用就要上百万元,目前这笔费用尚无着落。
“希望社会上有能力的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来关注这些纯净而又贫困的孩子,也盼望大家能伸出爱的援手,让这些孩子能够继续学业、实现梦想!”吴仕前呼吁道。
新闻推荐
大化讯11月23日至24日,以农业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咨询专家约瑟夫·恩尼斯特贝尔格为团长的世行贷款广西贫困片区农村扶贫试点示范项目第二次实施支持团到大化瑶族自治县考察。考察团对该县世行贷款...
大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大化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