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大化瑶族自治县一户人家经多次劝说仍不肯搬出山洞 一家六代先后蜗居山洞上百年

南国早报 2017-07-27 20:00 大字

洞中的男孩趴在椅子上写字。 洞中一台小电视是一家人了解外面世界的途径。 蒙志灵的女儿爬上屋外检查饮水管情况。 通往二楼的木梯。 一束光穿过屋顶缝隙照在蒙志灵脸上。

南国早报记者陆旺/文何定坚/图

大化瑶族自治县一户人家,把山洞改造成房子,在洞中生火煮饭、铺床睡觉,山上流到洞口的水是他们的饮用水,小孩唯一的娱乐是在洞中看电视。为了节约空间,他们根据山洞内部的结构,用木板等架空成两层,一楼养猪,二楼住人。至今,山洞已经住了六代人,累计超过100年

1密林中的山洞人家

在大化县雅龙乡弄往村弄权屯,有一家子居住在村里一山洞中。

7月25日,记者看到,弄权屯四周青山环绕,村子地形中间低四周高。住着人的山洞就位于村口附近的一座矮山中。

洞口外边,被大树竹林遮挡住,要想抵达洞口,需先穿过一片玉米地。若不是村里人带路,很难知晓这里有个山洞。

山洞在山脚下,像个狮子口,宽约5米,深约6米,洞高约5米,面积有30多平方米。为了节约空间,屋主立了几根木桩,垒上一些石头,再铺一层木板,把洞分成了两层。一楼右下角的洞穴养有一头猪,猪圈前挂着一个鸟笼,鸟笼里一只鸟看到陌生人就不断振翅鸣叫。山洞二楼则是这家人生活的地方。

记者爬上木梯,进入二楼。虽然家里通了电,但是只有两盏灯,光线很暗,空气很潮湿,有些地方伸手即可触到洞口顶部的岩石。

几块泥砖搭起的灶台,位于洞里一块大岩石上。劈柴、生火,燃出的青烟弥漫洞中,很久才能散去。在洞口外部的低洼处,塞个矿泉水塑料瓶,接上一根塑料管,引入山上的流水,供给了这一家子。

屋主买了一台电视机,就放在床头,供孩子们娱乐。洞中铺设有4张床,其中一张摆在黑漆漆的小洞穴处,洞穴只有1.2米高,成人得弯腰才能上床。

2此洞已住了六代人

目前居住在洞中的屋主叫蒙志灵,妻子是本村人。

据蒙志灵介绍,这个山洞,是祖辈传下来的,因为他是大儿子,所以父亲把山洞传给了他,其他同辈人都搬出去了。而他是住在洞里的第五代人,子女是第六代。

“我们是贫困户,没钱。”蒙志灵说。

记者走访获悉,蒙志灵一家有11口人,大儿子和二儿子已经搬出山洞住在村子里,洞里还住着9人。不过搬出去的两个儿子的房子也是用竹片等做成的,条件也很艰苦。

蒙志灵说,一年到头,家里就靠卖一两头猪攒钱,而村里山多地少,种植的玉米就是主食,家里很少吃肉,只有客人来了,才会炒上一点。

“也住习惯了。”蒙志灵谈及居住的感受说,他没钱建新房子,所以一直没有搬出山洞。

3多次劝搬无果为哪般

据了解,蒙志灵早就被列为扶贫对象。前些年,是由大化雅龙乡政府定点帮扶,从今年起,由大化县财政局的工作人员蓝宏定点帮扶。

“他家真的很困难,我们也一直在想办法。”7月26日,蓝宏告诉记者,目前蒙志灵家共有4人能享受低保。因户口等问题,蒙志灵去年才领到结婚证。今年以来,他多次走访后了解到,政府部门曾尝试帮助蒙志灵脱贫。比如在村口划块地给他建房,建房可使用危房改造的指标,即先建房子,通过验收后报批,可获得政府危房改造补贴,但蒙志灵不愿意。山洞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他说舍不得搬出去。

政府部门也曾建议蒙志灵搬到大化县城的贫困户安置房去,但他仍然不愿意,担心找不到工作。政府称可以推荐他做一些工作,但他还是不愿意搬,这让扶贫人员很头疼。

“我明天再去村里边看看他。”蓝宏说。

(读者某先生稿酬80元)

新闻推荐

广西2017年地震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在大化举行 牢固树立大局意识 提升综合防御能力

图为演练模拟救援现场。本报讯(记者沈应佳摄影报道)7月13日,自治区地震局、自治区应急办及河池市人民政府在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联合开展2017年地震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进一步提高抗震救灾指挥决...

大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大化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