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永传承 □广西日报重点报道组
红旗漫卷左右江。
90年前,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动和领导了百色起义,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这是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斗争的成功实践,为我党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革命斗争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吃水不忘挖井人。90年来,左右江革命老区群众一直不忘底色,以百色起义精神为指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用好红色资源,用拼搏和奋斗谱写新时代发展新篇章。
红为底
左右江畔扎深根
红色,是左右江革命老区的底色。
进入左右江地区,随处可以感受到那深入骨髓的红色基因。
革命的牺牲精神,滋润着这片土地。
“这个是我爷爷的,这个是我父亲的……”11月19日,记者来到巴马瑶族自治县退休老干部李善源家中,最显眼的便是墙上那一张张烈士证明书。1922年,李善源的爷爷李天成率28位家人参加韦拔群组织和领导的革命斗争。这28人中,有7位光荣牺牲。
红军屯、红军村就像左右江革命老区的红色印记,记载着一个个红色的故事。
凤山县中亭乡中亭村就是一个普通却不平凡的村落。1930年初,时任中共东兰县委委员韦菁到中亭村开展土地革命成功后,取得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当时村里200户人家除两户地主外,每家都有人参加红军、赤卫队。如今在村中心,矗立着一座被宝塔松环绕的烈士纪念园。该县政协原副主席罗文岩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该村牺牲的革命烈士和被敌人杀害的群众达233人,“这里种植的233株宝塔松就是为了纪念他们。”
感恩之情,一直留在老区人民心间。
在平果县果化镇山营村山心屯的山坡上,高耸着一座远近闻名的红军伏击战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最初由屯里192户群众自筹资金修建。1930年红军曾在这里打了一场伏击军阀的恶战,损失惨重。纪念碑修建发起人、山心籍退休老干部农存贵介绍,山心屯群众一直没有忘记这片被先烈鲜血染红过的山坡。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山心人民,决定修建纪念碑感恩“挖井人”。(下转第八版)
新闻推荐
巴马论坛国际性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为促进世界大健康产业优势转化发挥重要作用 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和重要桥梁
本报讯(首席记者权晟通讯员苏瑞宁)11月9日至1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自治区政府共同主办的“巴马论坛——2...
巴马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巴马瑶族自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