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同合村通过做好领头、建好队伍、选好产业,增强党组织引领脱贫促发展能力,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党支部成为发展“主心骨”本报记者 韦玉厦 通讯员 梁绍恩
“能被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评为四星级党支部,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好的肯定。”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镇同合村党支部书记沈正云说,今年9月下旬得知消息后,村民们喜上眉梢。
2017年上半年,同合村党支部被县委组织部定性为“软弱涣散”党支部。两年时间便“脱胎换骨”,同合村是如何做到的?
做好领头建好队伍
2015年精准识别时,同合村658户村民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83户,贫困发生率28%。由于发展思路不清、能力不足,2017年上半年,同合村党支部被县委组织部定性为“软弱涣散”党支部。
2017年下半年,在燕洞镇党委的支持和后援单位的帮助下,同合村通过村民推举,选举该村党员经济能人沈正云为村党支部书记,并配好支部班子成员。沈正云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及班子成员,转变思想观念,把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年轻人聚拢起来,使党支部充满活力。
目前,全村共有党员50名。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同合村逐步形成了“一个年轻党员一面旗”的良好局面。
46岁的党员刘兴达参加新型农民技术培训后,建立种桑养蚕专业合作社,建起了小蚕共育室,为当地蚕农提供小蚕,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带动全村100多户村民种桑1100多亩,年收入200多万元;36岁女党员潘玉洁放弃在外务工优厚的工资收入,毅然回到家乡办起村级幼儿园,解决了全村孩童入园难的问题;31岁的党员潘宗义原在安哥拉工作,现已回乡成为全村的脱贫产业技术指导员……
两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同合村先后争取到2000多万元资金,投入全村的建设发展中。其中,改造全村人饮工程,实现户户接通自来水网,目前已协调有关部门对水源蓄水坝进行整修;建成云盘山5200米砂石路,结束了牛拉马驮人背农产品的历史,目前又正在建设水泥硬化路;争取到200万元用于实施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等。
一个个项目落地见效,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满足感和幸福感。2018年,同合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经核验,整村实现了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2.41%。
选好产业谋致富路
建好队伍后,培育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成了全村群众齐心解决的问题。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和村“两委”的努力下,同合村紧盯“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大力发展油茶种植、种桑养蚕、核桃等三大主导产业,并鼓励劳务输出,带动群众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目前,全村种植油茶2500多亩,覆盖全村550户,成为全村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种植核桃1215亩,覆盖全村所有农户;小谷鸡生态养殖场基础设施已全面竣工,通过奖补政策为52户贫困户建设52处标准鸡舍;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带动,发展种桑养蚕和种植药材广佛手、罗汉果等。村里还建起火龙果生产基地,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3万余元,预计今年将超过5万元。此外,2018年全村外出务工600多人,年收入1800多万元,外出务工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
如今,同合村三个主导产业渐成规模,村里建设了宣传橱窗、综合文化室、室外活动场,成立四支业余文化活动队伍,制定环境卫生清扫保洁机制,全村村容整洁、村风文明、社会和谐,村民安居乐业、生活美满。
新闻推荐
本报巴马讯(记者/吴丽萍)11月9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自治区政府共同主办的“巴马论坛——中国-东盟传统医...
巴马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巴马瑶族自治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