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早产儿仅950克 顺利转运至南宁救治 “医联体模式”为他赢得宝贵的时间

南国早报 2019-01-06 16:19 大字

医务人员在转运途中悉心照顾早产宝宝。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供图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张若凡)新年伊始,一名胎龄仅26周、体重仅950克的宝宝迫不及待地降临人世,弱小的生命急需强大的医疗支持。得益于医联体的双向转诊机制,目前,这名珍贵的超早产儿已顺利从巴马转运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医科大二附院)接受治疗。

这个宝宝出生在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之所以被称为珍贵超早产儿,一是因为他的出生比早产更早,属于超早产的范畴;二是因为小生命来之不易,他的母亲已经年过40,高龄怀孕,虽然持续在保胎,但还是没能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小生命的到来给条件有限的当地医院及父母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弱小的生命甚至都不能维持好自己的呼吸,急需强大的医疗力量帮助。

正在当地医院对口支援的医科大二附院韦冰梅医生得知这一情况,马上指导救治。两家医院属于医联体单位,韦冰梅立即将情况上报南宁方面。南宁方面紧急成立儿科救治小组,开通远程会诊平台,经过充分的讨论和各种预案准备,决定启动双向转运机制,以最快的速度把宝宝转运到南宁,为治疗争取时间。

1月3日中午,专业的儿科转运团队携带新生儿专用呼吸机、暖箱等设备,到达巴马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完成床边病情评估后,将宝宝安全地移入转运暖箱里,并接上车载呼吸机。4个小时后,小宝宝安全到达南宁,住进了医科大二附院早已为他准备好的暖箱中。

医科大二附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韦巧珍介绍,如果没有医联体模式,小宝宝可能会在逐级向上级医院转运的过程中病情加重。这样的早产宝宝,身体各个系统以及免疫力都很弱,呼吸、喂养等都有困难,还面临着感染的风险,要照料好他,当真需要“过五关斩六将”。目前,该院已为小宝宝制订了系统的治疗方案。

新闻推荐

寿乡民俗游令游客沉醉

巴马的瑶族姑娘和小伙子们在为游客表演竹竿舞。民俗表演。12月27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巴马县仁寿山庄,与当地的瑶族群众...

巴马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巴马瑶族自治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