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近年来,巴马县科学规划,整合力量,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让群众安居乐业有奔头 凌吉荣

河池日报 2017-08-26 09:33 大字
 

“搬到这里,路、水、电样样都通,出行不用再跋山涉水,感谢国家精准脱贫的惠民政策。”去年春节前,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兴仁村弄汪屯王有杰一家4口高高兴兴地搬进了坡瓢安置点新家。如今的生活,对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大山深处、赶一趟圩都要走4个多小时的王有杰来说做梦都想不到。

近年来,巴马县找准定位,科学规划,举全县之力,整合各方力量,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16年底,像王有杰家一样搬进新家的困难群众在巴马就有188户859人。为减轻群众自筹压力,该县还提高补助标准,由2.4万元至3万元、档差2000元,调整为2.94万元至3万元、档差200元。

经过全县上下的齐心协力,2016年,该县9个贫困村脱贫摘帽,3662户贫困户16559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同时,该县全面重新摸清2017年意向搬迁的1517户6840人。今年,该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5个,对2个县城集中安置点、3个乡镇安置点进行规划调整,采用EPC建设模式,目前所有安置点均已开工建设。

有了稳定住房,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跟得上。该县对照“有住房保障、有安全饮水、有路通村屯、有电用、有基本公共服务”等脱贫摘帽标准,根据脱贫攻坚任务,围绕房、水、电、路、网等工程,分批次、分区域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

2017年,该县计划整合资金4.18亿元,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扶贫项目。截至目前,已整合资金1.2亿元,全面实施贫困村屯水、电、路、房、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每年安排每个乡镇100万元的乡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提升乡镇公共服务水平。

搬迁到安置点后,后续生活问题如何解决?王有杰说,他现在在离新家两公里远的山上养了20多只山羊、8头肥猪、50多羽鸡,一起搬来的群众看到他做得比较好,打算投入资金一起建立合作社,抱团发展。

搬得出,住得下,能发展,才能算脱贫。为此,在易地搬迁选址时,该县充分考虑到贫困户搬迁后的生产生活问题。

兴仁村村委罗主任介绍,为让新搬来的群众有产业发展,镇里和村里正规划组织群众成立竹鼠合作社。目前,专家正在对项目进行评估,群众对发展竹鼠产业的兴趣也很高。此外,有的群众还充分利用以前住的老房子养蚕。

燕洞镇同合村上龙安屯的易地分散安置户罗玉良,听说贫困户无担保、无抵押可贷款5万元,且是三年内贴息,便想贷款发展生产。2016年7月,通过帮扶干部的帮助,他顺利贷到5万元养羊。一年过去了,羊圈里的羊从原来的30只发展到了如今的80多只,并且还加入了合作社,销路不愁,对致富更是充满了信心。

这都源于惠民政策的有力支持。2017年,该县计划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6亿元,鼓励贫困户(含易地搬迁户)将小额信贷入股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实现双赢。目前,已为2491户农户发放小额信贷共1.13亿元。

新闻推荐

加大营林生产 督促森林管护 巴马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位

巴马讯巴马瑶族自治县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核心区,开展“五色同创”工作,全面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建设,逐步改善县城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位,生态、文明、平安、...

巴马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巴马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