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镇巴县兴隆镇借助移民搬迁推进镇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侧记

汉中日报 2020-12-26 19:56 大字

本报通讯员 陈兴松镇巴县兴隆镇有农户6041户1862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74户3374人。近年来,先后荣获国家卫生镇、全国易地搬迁典型案例,省级优秀基层党组织、卫生镇、生态镇、茶产业示范镇等荣誉。

镇村面貌改善成效显著

该镇积极抢抓移民搬迁政策机遇,集镇规划区由0.5平方公里增加至1.5平方公里,“一中心两区域”的镇村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镇化率达52%。先后建成集中安置点10个,搬迁群众达2000余户。集镇率先在全县建设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场、雨污分流等工程,完善硬化、绿化、亮化等硬件设施,吸引搬迁群众来集镇安家入住,目前镇区人口已达6000余人。

为了使搬迁群众能“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该镇采取山上建茶叶园区、安置区周围建社区工厂,并鼓励群众投资兴业,基本消化了剩余劳动力,使其正式融入到城镇生活中。

2019年被列为市级重点镇、省级跟踪考核镇、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全市的基层组织及党建工作现场会、精神文明及意识形态现场会、重点项目观摩会先后在该镇召开。省市领导也多次到该镇视察指导,对兴隆镇依托移民搬迁政策建好了“美丽镇村”给予了高度评价。

镇域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该镇持续推动“3+X”(茶叶、魔芋、中药材+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实现“四区四业”(大河片区中药材种植业、茅坪片区特色种植业、集镇片区茶叶种植业和青狮片区特色养殖业)的产业格局,种养基地规模不断壮大,已有茶园1.9万余亩、魔芋1.1万余亩、中药材1.2万余亩,土蛋鸡3万多只、生猪6000多头、白山羊2000多只,为实现群众“亦工亦农,非农为主”的“身份转变”夯实了基础。

近年来,该镇新增市场经营主体达40余家,新培育规上企业4家;茶产业实现了“追赶超越”,茶业企业达12家,新增基地9000余亩;魔芋速食品生产如火如荼,面皮、锅巴、辣椒油生产线建成投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累计达600余万元,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群众增收渠道逐步拓宽、区域经济日渐活跃。

该镇“楮溪源”4A级景区创建全面启动,9000余亩的茶旅融合观光区基本建成,建筑面积1.79万平方米的兴隆镇民俗文化街即将完工,兴隆镇特色农产品街区初具雏形,星子山旅游风景区主干道加紧建设,游客接待中心、停车场、旅游公厕已建成投用,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进一步得到夯实。在星子山隧道建成后,该镇将融入县城半小时经济圈,成为县城名副其实的“后花园”。

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该镇新建镇中心幼儿园、中小学教学楼、镇卫生院医技楼,各村均建设了标准化村级活动场所及卫生室,集镇茶源、茶圣、茶花等6个广场、“水上乐园”、游乐场等热闹非凡;先后建成通村水泥路78公里,有效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公共服务质量。

该镇始终坚持保护环境优先原则,建设中充分保护原地形地貌,这也造就了建筑物与山水相融的美丽画卷。已投用的楮河文化展示馆、茶文化体验馆让人体会到楮河流域特有的农耕文化和茶文化,水田坝社区村史馆展现出楮河人民的勤劳、历史的变迁,极大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群众幸福指数逐年提高为进一步加大群众参与社会事务建设和管理的深度,该镇建立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建志愿服务队16支,吸收志愿服务队员400余人,按月开展各类活动,切实起到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引导作用。积极开展“传树守做”、善行义举榜、乡贤议事会、道德评议会、“五好家庭”等活动,选好标杆,树好典型,引领新风气。“楮河放歌”文艺汇演、趣味运动会、越野比赛、毅行等逐年开展,精心组织“迎新春,送春联”、狮子龙灯闹元宵、“我们的节日·端午”“庆中秋、迎国庆”等活动,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新闻推荐

产业发展让兴隆镇生意兴隆 本报通讯员 陈兴松

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如何把产业发展壮大,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上增收,最终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镇巴县兴隆镇在产业...

镇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镇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