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3年我无怨无悔 记汉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镇巴县委书记赵勇健

三秦都市报 2019-11-24 01:35 大字

赵勇健(中)了解茶产业发展及带贫增收情况李昇 摄“童年我骑着山,现在我背着山,开门就见山,出门就爬山,走不完的山,看不够的山……”2006年,刚来镇巴履职县长的赵勇健第一次听到当地这首家喻户晓的“喊山”民歌后,从此就对大山产生了一种自然的亲切感。

在镇巴工作13年来,赵勇健经常想起这首“喊山”歌。他说:“镇巴的大山给了我太多的回忆,看到山我就找到了一种归属感,我现在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里人了’。”

那山那路—10年破解

11月12日,在镇巴县星子山隧道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车辆穿梭,工人们正在24小时挑灯鏖战。“昨天,赵书记刚来过工地,要求我们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负责隧道建设的中铁四局星子山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徐鹏飞说。

星子山是横亘在镇巴东区五镇9万名群众与县城之间的一座大山,连接东区和县城唯一的盘山公路需要绕行星子山,由于每年冬季冰雪天气车辆需要翻越海拔近2千米的星子山,导致交通事故频发。“打通星子山隧道,圆东区人民几代人的梦想。”2007年赵勇健将打通星子山隧道项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今年2月份工程开工,十二年的不懈努力终于破解了东区的交通瓶颈问题。而星子山隧道项目只是赵勇健破解镇巴交通瓶颈制约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缩影。

赵勇健认为,镇巴要脱贫,关键在交通。于是从2009年开始,镇巴开展了三轮的交通基础建设:建制村公路全部建成;210国道镇巴段从三级路改造升级为二级路,缩短出县时间1.5小时;而明年通车的西(乡)镇(巴)高速公路,将使镇巴到汉中的行程将缩短为1个半小时,镇巴将融入汉中中心城1个半小时的经济圈。

构建“4+X”产业发展格局

茶园中,茶农们正在施肥,为来年的春茶“积蓄力量”;园区远处旅游观光步道上,工人们施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这是11月12日兴隆镇大桥梁茶叶园区的一幕。

“赵勇健书记今年来茶园看了两次,他要求我们把产业做大做强,走出中国走向世界。”陕西怡溪春茶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符再军介绍,该茶园目前规模已达8千余亩,带动贫困户700余户。

赵勇健说,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按照“龙头带动、多业并举”和“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发展思路,以“4+X”的产业发展格局,围绕“茶叶、畜牧、魔芋、中药材”四大主导产业和蚕桑、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培育长短结合脱贫产业,目前全县已建成扶贫产业示范园项目20个,贫困户小众产业增收项目1.2万余户,有效带动1.85万户贫困户增收。

健康扶贫的“镇巴模式”

在泾洋街道办事处高桥村苏家坪移民安置户牟文贵家中,记者恰巧遇到了签约医疗团队来他家随访。

牟文贵是个残疾贫困户,2012年不幸摔伤骨折后因贫困没得到及时救治,导致残疾。2016年,县上启动健康扶贫工程后,通过筛查将他纳入“大病集中救治”进行管理,邀请专家为其进行高位截肢手术,术后总花费13075元,通过各类政策报销,个人仅自付1827元,手术成功后,他重拾生活信心,今年1月24日与爱人曹晓霞完婚。

“赵勇健书记今年1月和6月两次来看我们,鼓励我们好好生活,乐于创业。”曹晓霞说。

赵勇健介绍,除了交通基础设施的提升、住房条件的改善、产业发展的突破,健康扶贫则成为扶贫脱贫的基础。为此,县上打造了“2+2+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即“1名村医+1名村卫计专干、1名镇卫生院医生+1名镇公卫专干、1名县级指导人员”。

“我来镇巴13年半了,为老百姓做了一些事,老百姓也给了我很多的支持和理解,我自己感觉到无怨无悔!今年,我们要确保按时达标脱贫摘帽,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赵勇健表示。

本报记者李杰

新闻推荐

“这名干部能吃苦”

贺文峰(右)入户收集资料。本报记者李冀安文/图米家坝村位于镇巴县观音镇,村民居住分散,最远的农户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才...

镇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镇巴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